教育扶貧,推動根本脫貧(履職故事)
來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吹麻灘小學的董彩云代表,從教已有30年。“作為從事基層教育工作的少數民族代表,能在北京向總書記匯報我們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的情況,我倍感榮幸,萬分激動!倍试普f,當選人大代表的這一年里,她時刻謹記自己是教育工作者和群眾代言人。
參加全國兩會前,董彩云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和家長、老師、學生談心聊天!拔覍⑹占降男畔⑷細w類整理,逐條記錄在筆記本上!倍试普f,臨夏基礎條件薄弱,群眾貧困程度深,教育教學質量不高,高層次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并嚴重影響著脫貧攻堅的進程!拔乙恢闭J為,通過教育扶貧,能夠最大限度消除貧困。把孩子培養出來,一個孩子就能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又能影響另一個家庭!倍试普f,為此她常去調研,幾乎跑遍了臨夏所有小學。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教育扶持力度,臨夏把發展教育作為挖窮根的根本性舉措,狠抓“控輟保學”,全面提升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敖陙恚h中央對民族貧困地區的教育高度重視,在政策、資金等方面都給予最大的幫助與傾斜,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倍试普f,現在臨夏的各個學校,都有寬敞的教室和先進的教學設備,城鄉之間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教師的工資高出了公務員的平均水平。“去年我到東鄉族自治縣開展送課活動,在和當地孩子交談中,深深地感到教育的力量,孩子變得自信大膽、敢于交流!倍试普f,“要知道,前幾年我上課的時候,課堂提問時孩子們都低頭不作答!
“在總書記來過我們臨夏后的這6年里,臨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孩子們都能夠上學,而且都愿意上學。”董彩云說,九年義務教育的入學率大幅提升,教師、家長的整體素質大幅提高!拔蚁M麌依^續關注我們民族地區的教育!倍试平ㄗh,“985”“211”院校每年為“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劃定定向招生指標,為民族貧困地區培養更多土生土長的高素質人才和師資隊伍,“同時,進一步加大對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