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三犢報春來:新脫貧戶馬么乃的新春喜事
新華社蘭州2月8日電題:一牛三犢報春來:新脫貧戶馬么乃的新春喜事
新華社記者屠國璽、成欣
新春時節傳來喜訊:新脫貧戶馬么乃家的一只“扶貧牛”誕下三只壯實的牛犢。這讓馬么乃高興得合不攏嘴,喜訊也很快傳遍整個村莊。
馬么乃家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甘肅省脫貧攻堅的重點縣。前幾年,馬么乃一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俗話說:雌牛生雌牛,三年五頭牛!编従玉R進良是村里養牛的老把式,卻也沒見過“一牛生三犢”的情況!扒靶╆囎游铱此业哪概6亲硬灰粯,怕是雙胞胎,今天產下來更是意外,一牛三犢,這是村子里從沒聽過的奇事!
養牛前,馬么乃一家靠種地為生,但種的小麥和油菜剛夠自家吃。為了生計,他在農閑時節外出打短工,但“收入卻始終游蕩在貧困線下”。他家堂屋里最醒目的地方張貼著女兒的獎狀!叭疫^好日子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總覺得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脫貧攻堅幫助他把命運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結對幫扶的鄉村干部一次次往他家里跑,幫他出主意,幫他解決難題。得到許多關照后,他終于換了想法,下決心做些事。
2017年的一件事對馬么乃影響很大。當地政府發放精準扶貧產業補助,幫他家購買了一頭基礎母牛,農技部門派專人指導他養殖。第二年,這頭“扶貧牛”就產下一犢,半年后牛犢賣了7000多元。
馬么乃回憶此事至今仍很興奮!吧钣邢M!一定要干好!”
此后他仿佛變了個人:給牛喂藥、打針、配料……從沒養過牛的他一點點學起。由于經驗不足,經常碰到養殖上的問題,他就向合作社里請來的畜牧專家虛心求教養殖技術,一心要把牛養出名堂。
“現在每天早上五點多就醒來,看到滿圈的希望,渾身是勁。”指著牛棚里大大小小的8頭牛,馬么乃掰著手指開始算賬了:順利的話,今年可以出欄5到6頭牛,銷售收入5萬多元,除去成本,利潤3萬元左右!皼]想到我這個小農民也可以變身產業戶了!” 馬么乃高興地跟記者說,2018年10月,全家人徹底告別了貧困。
積石山縣畜牧局副局長張天昌介紹,近幾年積石山縣大力推行“糧改飼”,農戶分散養殖和專業合作社養殖共同發展,全縣牛養殖數量和收益實現了較大規模增長。貧困戶通過政府的牛產業扶持獎補,家家都有增收渠道,戶戶收入都有增加。
抱著小牛犢,馬么乃思忖著,開春能不能購置更多基礎母牛。他還有一個新年愿望:希望今年能給村里也做點事,把養牛技術傳授給和他條件類似的村民,一道共同致富。馬么乃說:“現在政策這么好,只要不等不靠,踏踏實實地干,總能過上好日子!保ㄍ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