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記新春佳節的勞動者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 題: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記新春佳節的勞動者
新春佳節,萬家燈火。有人堅守,有人團圓。無論是在崗位值班,還是回鄉團聚,都是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
北緯49度的堅守
“我們礦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生產,大年三十都不停工。”距我國東北部邊陲城市滿洲里30公里外,呼倫貝爾草原的腹地新巴爾虎右旗境內,有一座被稱為“中國銅工業新坐標”的烏努格吐山銅鉬礦。
烏山銅鉬礦位于北緯49度,是中國黃金集團在我國高緯度地區一個先進的大型銅鉬礦。
在露天采礦現場和維修車間,總能看到一個身材魁梧、兩鬢斑白的人指導一線施工,他就是項目經理劉海軍。在他的帶領下,烏山銅鉬礦創造了在北緯49度的高寒地區18個月完成基礎建設,投產后6個月實現達產達標的業績。
2007年,中鐵十九局礦業公司的一群建設者,用熱情和勞動喚醒了沉睡的草原。這里無霜期只有80天,年施工周期不到5個月,冬季不具備施工條件。“那年冬天積雪很深,在有鏟車開道的情況下,車輛從廠區門口到礦廠,僅僅11公里的路程,花費了足足7個小時。”劉海軍回憶說。
烏山銅鉬礦項目位于高緯度高寒地區,最低氣溫達零下52℃。嚴寒氣候造成采礦場上層產生凍層,嚴重影響爆破效果,直接影響施工進度。 為此,該項目自2011年開始便成立技術小組,對高寒地區凍土爆破課題進行攻關。
經過無數次的現場實驗、分析比對、調整方案,“凍土爆破技術創新項目”獲得成功,攻克了嚴寒氣候下的凍土開采問題,破解了高寒地區冬季開采的難題。
在烏山奮戰十年,劉海軍的臉上寫滿了滄桑。他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依然將在工地上過。
夜間施工做到“零缺陷”
2月1日夜里,大多數人都沉浸在夢鄉。蒙華鐵路中國鐵建電氣化一公司管段內,項目部安全總監杜國棟乘車趕往晚間施工區間進行盯崗作業。
蒙華鐵路參建單位眾多,站前站后交叉施工頻繁,站后四電工程僅能利用夜間爭取到的空閑時間進行接觸網橋鋼柱組立施工。
在他到達之前,電化二隊隊長劉沖已經開始一遍一遍對施工的區段和施工方法進行指導安排。軌道車滿載著兩平板橋鋼柱運行至作業地點,這時已經是2日凌晨2:30分。
夜間施工安全風險大。為保證軌道車輛正常運行,軌道車組班長李輝一遍遍檢查車輛運行情況。為保證上下橋墩的作業人員安全,劉沖就趴在橋欄邊利用對講機指揮軌道吊起落,招呼著橋墩上施工弟兄們的安全。
夜已經很深了,發動機的轟鳴聲使大家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組立完最后一根支柱,清理完現場,收拾好工器具,軌道車返程,天也漸漸亮了。
據項目安全負責人介紹,為了安全施工確保質量,項目建設之初就構筑起安全管理長城,一個工點不漏,一個死角不留,用質量、安全鐵規為蒙華鐵路施工保駕護航。
讓更多人安心回家過年
雖然是大年三十,但負責成都地鐵6號線施工任務的中國鐵建昆侖集團地鐵公司駐地工程師甄鳴仍不忘去工地進行巡視。他每天要監測一系列數據,像地表沉降、周圍房屋沉降、管線沉降等。
“駐地工程師負責安全、質量、進度,是安全管理的頭號防線。我每天要 對13個大項52個小項進行檢查。別小看這些項目,它們涉及基坑安全、起重吊樁、高空作業等。”他說。
到今年春節,甄鳴已經連續三年在工地上過年。大家都說,他在項目上扎下了根。
有人堅守,是為了讓更多人安心回家過年。為幫助外地務工人員解決買票難、回家難的問題,中鐵二十二局房地產公司銅陵項目組織愛心大巴免費送務工工人返鄉回家。
2月3日清晨8點,項目租賃的一輛輛大巴車已有序停放在項目部附近,整裝待發。
“考慮到返鄉過程中許多城市路途較遠,我們專門準備了食物和飲用水,供返鄉工人們食用。”正在搬運礦泉水的項目公司副總經理徐榮說。
“務工人員參與城市建設是為了美好生活,讓這些建設者安心回家過年,同樣也是為了生活更美好!”徐榮說。新華社記者 齊中熙、樊曦、王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