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億人次出游 零售和餐飲銷售1.5萬億元——“超級黃金周”消費盤點
7.05億人次出游,國內旅游收入5836億元;零售和餐飲8天銷售額達1.5萬億元……剛剛結束的國慶加中秋“超級黃金周”里,各類消費異常火爆。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在這個盛大的消費狂歡里,在線預訂住宿、餐飲、景點門票,出行無需排隊取票,刷臉支付購物、吃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碰撞讓購物、出行、旅游更輕松便捷。
7.05億人次國內游,600萬人次去往88個國家和地區
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1日至8日,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0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836億元。國家旅游局出境團隊游系統及網絡大數據顯示,預計假日期間出境游客數將超過600萬人次,其中團隊游客64.19萬人次。游客從近300個城市出發,到達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1155個境外城市。
中國旅游研究院最近發布的《中國休閑發展年度報告(2016-2017)》顯示,中國城鎮居民在節假日選擇旅游的比重從2012年的20.2%,增至2017年的34.3%,旅游已成為增長最為活躍的內容。
觀展覽、賞民俗、看演出、自駕游等成為眾多民眾青睞的度假方式。截至10月7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累計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各地群眾在此感受五年來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紅色游、自駕游、郊區游備受青睞,四川紅色景區前5天累計接待游客104.4萬人次,湖北、湖南等地自駕自助游占比超過了80%。
游客更注重旅游的品質。國家旅游局調查顯示,黃金周期間選擇自己組織出游的受訪者占總受訪人數的54.3%。
擺脫了旅游團的游客越來越多地選擇使用導游APP服務。這類APP會自動播放各景點導游信息,有多種語言和風格講解,還有個性化景區手繪地圖自動記錄旅游軌跡。不少旅客感慨:“就像把私人導游裝進了手機里,一部手機游遍天下。”
據統計,在這個黃金周,使用驢跡電子導游的游客突破百萬人次,同比增長140%。目前,驢跡導游APP已經上線國內900多家景區。
科技助力7億人次出行更便捷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1日至7日,全國公路旅客運輸量達5.61億人次;根據鐵路總公司數據,1日至7日,共發送旅客8755.9萬人次。
一些智慧出行服務讓游客感受到了便利。日漸成熟的人臉識別技術正在讓出行更有“科技范兒”。在一些高鐵站,旅客只要在指定位置掃描身份證和車票,并在機器前“露個臉”,閘門就會自動開啟。這個假期前,武漢火車站啟用了32條刷臉進站通道,人工進站通道僅保留10個,極大加快了旅客進站速度。
7日上午,還在趕去廣州白云機場的路上,西安游客楊女士就使用“機場通”辦好了值機。“機場通”是白云機場在今年9月28日推出的最新服務。半個月前,南航、國航、深航、重慶航等4家航空公司率先在白云機場使用掃描電子登機牌二維碼過安檢和登機服務,為旅客省去了排隊打印登機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