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行、去影院看電影、到公園跑步、去健身房健身、購買保健品、繳納養老保險……這些都與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息息相關。
今年以來,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快速發展,為改善民生、拉動消費、促進消費升級持續發力。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前3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數據顯示,服務業增加值為279890億元,增速比上半年加快,占GDP比重達52.8%。今年1月至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調查,旅游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5%,文化及相關產業服務業同比增長14.7%,體育服務業同比增長30.7%,健康服務業同比增長16.9%,養老服務業同比增長17.7%。
“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是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2.22億,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6.1%,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今年以來,我國進一步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旨在擴大養老服務的有效供給,把養老消費市場做大、做強、做精。
目前,旅游已經成為國人度假休閑的首選,每逢節假日國內外景區紛紛開啟中國游客“人山人海”模式。今年以來,國家旅游局積極實施“旅游+”戰略,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工業旅游、文化旅游、健康養生旅游,構建旅游產業新體系。
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自2012年起,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對全球旅游收入的年均貢獻率超過13%。2015年,國內旅游超過41億人次,支出額占居民消費支出10%,入境旅游1.3億人次,出境旅游1.2億人次,旅游收入4萬多億元,旅游產業對GDP綜合貢獻超10.8%。
在文化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1億人,動漫游戲、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數字文化產業迅速發展。
在體育方面,冰雪運動、水上運動、山地戶外運動、航空運動等健身休閑產業迅速發展,并成為體育消費新熱點。據測算,當前我國健身休閑產業總規模達9000億元左右。為此,近日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積極發展健身休閑運動產業”單獨成章,這與《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中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是增強人民體質、實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相呼應。
此外,幸福產業對吸納就業的積極作用也清晰地顯現出來。2016年1月至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同比下降0.6%,其中第二產業下降1.9%,而服務業中的五大幸福產業,從業人員數同比增長2.5%。其中,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分別增長6%和7.3%。預計“十三五”時期,五大幸福產業將讓人人受益,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成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