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現金如洪水般涌向硅谷當初創公司Quixey宣布獲得阿里巴巴數億美元投資時,令硅谷很多公司心生羨慕。該交易是財大氣粗的中國投資者愿付高價投資該地區年輕公司的例證。但經過數月談判后,雙方達成新協議的條件比最初要苛刻很多。爭執的核心是文化沖突,這代表了硅谷發展同中國關系時所遇到的希望與風險。專家說,隨著史無前例的中國巨額資金涌入硅谷,這種關系也到達新拐點。
這股資金洪流對硅谷初創公司的繁榮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過去兩年多來,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以及中國眾多民間投資人、家族公司、地市政府、國有企業競相投資硅谷的一流科技公司。根據榮鼎咨詢公司的數據,截至2016年上半年,除房地產外,流向硅谷的中國投資達到60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是在過去18個月里完成的。
中國不斷增長的財富以及政府推動創新技術激勵了投資者,特別是在中國仍落后的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隨著從制造業向創新轉型,中國人認識到需要有個榜樣來跟隨”,借著這股熱潮創建風投公司的斯坦福物理學家張守城(音)說,“這是新的數字絲綢之路。”
美國初創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渴望現金闊綽的中國公司和新百萬富翁,特別是在硅谷融資環境更嚴格的情況下。中國投資者還能為這些公司在美國市場飽和之際打開新大門——通向中國十多億消費者。類似投資改變了初創公司的發展軌跡。“若沒有中國資金,初創公司在硅谷的融資就無法進行”,曾經從中國公司那里獲得融資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尼科爾森說,“它已改變格局。”
但雙方也存在不信任。一些美國初創公司擔心創新被復制。有的美國企業家說中國投資者常按他們不熟悉的規則行事。而中國投資者不想被當成無知、錢多的傻子。很多合作最終失敗。但中國投資在總體上打開了很多新的大門。(作者伊麗莎白·德沃斯金,陳一譯)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