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亞投行總部大樓前的標識。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港媒稱,觀察家和銀行官員說,由中國牽頭新成立的兩家跨國發展銀行仍未找到區別于現有機構的方式。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6日報道,成立于一年前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總部位于上海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在尋找既有機構為綠色和基礎設施項目融資。
包括亞歐57個成員國家在內的亞投行尋求與同類機構在聯合融資方面緊密合作。在6月末于北京召開首屆年度會議上,亞投行發起首批融資項目。
在這4個項目中,其中3個由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牽頭。亞投行將僅牽頭孟加拉國某發電廠改造升級項目融資。
亞投行負責政策和戰略的副主席約阿希姆·范·阿姆斯貝格說:“進行聯合融資的原因是我們工作人員還沒有能力籌備項目。整個銀行只有50名員工……隨著人員數量增加,我們會更有能力牽頭籌備項目。但這會需要很長時間,我們今后仍會與其他(跨國開發銀行)聯合融資。”
報道稱,亞投行目標是成為“高效、廉潔、綠色”的跨國銀行,為環保基礎設施項目融資。
中國說,相比于其他國際開發銀行,亞投行更了解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英國龍洲經訊經濟學家湯姆·米勒說:“亞投行沒有挑戰現有布雷頓森林體系,反而正在重組這些體系——并與其合作。有如此多國家都持有股份,亞投行必須尊重國際借貸標準……第一步就是作出合作姿態。”
阿姆斯貝格說,亞投行最初三大重點是綠色基礎設施、跨地區投融資和開發私人資本。他預計,今年末發起的下一批項目將包括非主權融資。他說:“作為新銀行,我們必須白手起家創立所有職能。”
東亞綠色和平組織可持續融資項目總監卡爾文·凱克說,亞投行仍在摸索如何展開綠色項目。他建議亞投行將煤炭和核融資項目排除在外,致力于巴黎氣候變化協定。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拉里·格林伍德說,污染、交通擁堵和上網受限是尋找優秀雇員的挑戰。
今年早些時候他曾在報告中說,公私合作伙伴和其他種類私人借貸等私營部門業務要比主權借貸復雜得多。
他說:“公私合作伙伴需要更長時間,需要許多跨國開發銀行缺乏的專業技能,有腐敗傾向,且需要健全的監管機制。”
報道稱,在亞投行準備今年批準12億美元資金之際,該行與世界銀行達成有關聯合項目的協議。
報道稱,新開發銀行也關注綠色經濟。它宣布了4月將融資的首批綠色項目并在上周發行首筆人民幣債券。
一名新開發銀行高管說,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現有跨國機構持保守態度,這種態度限制了可行性項目范圍,使許多借貸方無法從現有金融體系中得到支持。
他說,新開發銀行的一項緊迫任務是找到新方法,譬如作為一家政策性銀行如何更好平衡商業結果與職能,以及基于風險評估如何靈活選擇項目。
他說:“問題不是在于做什么,而是如何做。我們正在學習所有優秀實踐和成功經歷,但我們也希望探索新方法更好服務于發展中國家的需求。”(編譯/王賓)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