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訪問后,中國總理李克強首訪今起進入“歐洲時間”,他將相繼到訪瑞士與德國。其中,經貿議題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分析稱,此訪充分體現了中方對發展中歐關系的重視和真誠,中歐關系有望再上層樓。
李克強今起訪瑞士 中瑞自貿區合作成焦點
“瑞士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具有獨特作用,建交60多年來,中瑞雙方高層互訪頻繁,經貿合作水平不斷提升。”對于李克強此訪,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在此前曾作如上表述。
瑞士是李克強就任總理后訪問的第一個歐洲國家,備受關注。分析稱,這體現了中國新一屆政府對中瑞關系的重視,此行具有重要意義,將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兩國關系再上新臺階。
據介紹,訪問期間,李克強將與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副主席伯克哈爾特及聯邦委員施奈德·阿曼會談,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推動中瑞關系再上新臺階。此外,雙方將簽署涉及經貿、金融、教育、文化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領域一系列合作文件。
瑞士是中國在歐洲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也是最早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與中國啟動自貿區談判的歐洲國家之一。目前,中國已成為瑞士在亞洲最大貿易伙伴,瑞士是中國在歐洲第七大貿易伙伴和第六大外資來源國。
“近年來,中瑞自貿區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經過九輪磋商,目前談判取得積極進展,達成廣泛共識,希望早日達成一個互利雙贏、高質量的協議。”宋濤表示,李克強總理訪瑞期間,雙方經貿部門將進一步就經貿合作交換意見。
“這為中瑞兩國共同致力于世界繁榮樹立了典范”,分析人士指出,尤其在當前部分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下,這體現了中瑞兩國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貿易往來的決心。
分析稱,自貿協定正式簽署將是中瑞兩國關系發展的一個良好信號,一個積極成果,將為兩國的經貿和政治關系注入活力。
首訪之旅德國“壓軸” 中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結束對瑞士的訪問之后,李克強將啟程前往此訪最后一站德國。德國成為中國新任總理首訪的歐盟大國,備受矚目。
“中德關系在許多方面走在中歐關系的前面”,宋濤表示,中德兩國領導人互訪和接觸頻率最高,雙方對話交流機制也是最多、最富有成效。
今年3月,李克強當選中國總理后,德國總理默克爾成為第一個與其通話的外國領導人。通話中,李克強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寄望新時期中德關系。對于李克強訪德,宋濤也表示,相信此訪能夠為兩國領導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和個人關系,也將進一步推動中德關系不斷發展。
分析認為,中德關系正處于歷史上最好時期,李克強此次訪德釋放出重要積極的信號。
作為歐盟經濟“發動機”之一,目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第一大、全球第六大貿易伙伴,也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外資和技術引進來源國以及重要的投資目的國。
此次訪德期間,李克強除了會見德國總統高克并與默克爾舉行會談之外,中德雙方還將簽署一系列涵蓋制造業、投資、財經、城鎮化等領域的合作協議。分析認為,除上述領域外,雙方在銀行和保險領域也有進一步合作的廣闊空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指出,德國實體工業發展良好,尤其是研發能力和制造業發展均衡。當前中國正面臨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加快推進城鎮化的任務,德國在這些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中德在許多領域的合作也值得進一步深化。
根據行程,李克強在德期間,兩國總理還將共同宣布中德語言年開幕。除了兩國作家、年輕導演間交流等文活動之外,中德語言年將為兩國青年相互了解、感知對方語言和文化提供重要契機。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