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順應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合乎民意,順乎民心。
我們已經步入網絡和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的信息技術和移動終端的發展應用日益普及,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生活便利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網絡管理的法規不健全,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甚至出現了利用網絡信息工具侵犯國家和公民權益的問題。
社會各界強烈呼吁盡快制定相關法律,規范收集、使用公民個人信息的活動,嚴厲懲處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網絡用戶的合法權益,保障網絡規范、健康、有序運行。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愿望,是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是依法保障人權的具體體現,非常必要和及時。
決定的核心內容和立法宗旨是建立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保護制度。決定明確規定:“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信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電子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決定的相關規定,與憲法和其他法律規定是一致的。憲法第四十條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護,第三十八條規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第五十一條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因此,加強網絡信息保護,體現了憲法的基本原則。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