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將赴華盛頓,出席于18到19日舉行的中美商貿聯委會,預料奧巴馬等美國政要將與他會面。分析認為,這是中美兩國領導層換屆后的首次高層接觸,一方面顯示了雙方有意繼續保持已有協商機制的暢通,同時也將就新時期中美合作廣泛交換意見,值得高度關注。
中共新領導層首度訪美 “承上啟下”意義凸顯
本屆商貿聯委會由王岐山將與美國商務部代理部長布蘭克、貿易代表柯克共同主持。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表示,此番中美高層互動具有特殊含義,“我相信王岐山副總理會傳達一個明確的信號,我們新一屆的中共領導人會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歡迎美方前來投資,在中國市場公平競爭,我們對發展中美經貿合作是充滿了期待。”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也指出,在美國大選結束和中共十八大閉幕之后舉行的本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王岐山副總理將率由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組成的代表團訪美,表明了中國政府對中美經貿關系的高度重視,將向美方傳遞中方進一步發展中美經貿合作的積極愿望。
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認為,在領導層換屆的背景下,未來一個時期,中美關系能不能保持正常運轉并且為今后的工作打開好的局面,中美之間的政策協調更加重要,“在此時期,中美高層也需要及時地進行一些信息的傳達和交流。”
其實,除了此次王岐山赴美磋商中美經貿議題,在中共十八大閉幕后的一個月來,美國企業家代表團、前財長鮑爾森、前總統卡特、副財長布雷納德等相繼訪華,在中共新領導層履新以來的外事活動中,頻繁會見“美國客人”的特點也較為突出。
中美經貿合作競爭并存 分歧摩擦需務實對話
作為中美兩國政府在經貿領域最早建立的對話機制之一,中美商貿聯委會自1983年舉行首屆聯委會以來,雙方已成功舉行22屆聯委會。該機制對擴大雙邊經貿合作、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稱為兩國貿易摩擦的“滅火器”。
就中美經貿關系來看,如今中美兩國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據中方統計,2011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4466億美元。但是伴隨經貿關系的深化,中美間經貿摩擦的頻率也在增加。
“連任后的奧巴馬,面臨國內棘手的經濟和財政問題,傳統上經貿是中美關系的‘穩定器’,但是目前中美在經貿領域的競爭正在凸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朱峰表示,經貿領域中美合作與競爭并存,在這種情況下務實的對話溝通就更顯重要。
朱峰稱,王岐山此次訪美,一方面是為取得本屆中美商貿聯委會的既定目標,另一方面也在表明,保持中美已有的協商機制的延續對中美雙方經貿關系的積極意義。
關鍵年份高層互動頻密 避免誤判需完善對話機制
今年是尼克松訪華和中美“上海公報”發表40周年,年初,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來訪的美國總統特別代表、財政部長蓋特納時,用“關鍵一年”來強調今年對中美關系發展的重要意義。
時近歲末,王岐山此次美國之行,也是延續了今年以來中美高層頻繁互動的趨勢。今年2月,習近平成功訪美,拉開了今年中美高層互動的序幕,之后中美兩國元首分別在出席核安全峰會和G20峰會期間實現兩次會晤,此外,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年里兩度來華訪問,中美兩國防長也在今年實現互訪。
除了高層互動,中美各領域溝通對話機制以保持暢通,就在本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召開前夕,第13輪中美防務磋商在美國舉行,而在今年5月,中美兩國在北京成功舉行了第4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對于未來一個時期中美關系的走向,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認為,除了保證現有的各個層面的溝通機制暢通以外,還要擴大充實機制化的對話渠道,來管控分歧,擴大合作,避免戰略誤解誤判。(完)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