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國家深;毓芾碇行拿髂陮款^組織“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試驗性應用,執行“南海深部科學計劃”。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劉峰介紹,預計明年4月底或5月初,“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在南海開展試驗性應用,執行“南海深部科學計劃”,主要是為科學家研究南海的形成、發展和今后的趨勢提供技術支撐,作業區域包括一個冷泉區和一個海山區。
“如果條件允許,‘蛟龍號’還將在我國東太平洋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合同區開展作業。”劉峰說。
劉峰表示,“蛟龍號”試驗性應用是國家深;卦诨窘ㄔO同時,開展業務化運行的首要任務!斑^去,國家深海基地是‘蛟龍號’載人深潛海試的參與單位,現在是牽頭單位。角色的轉變帶來了很多挑戰,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將眾多的參與部門和單位擰成一股繩,讓大家精誠合作,圓滿完成試驗性應用。”
劉峰透露,國家發改委已經正式批復“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新母船的建造項目。
劉峰還介紹說,國家深海基地正在制訂第二批潛航員的選拔、培訓和考核標準及方案,共計劃招收6名,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選拔!拔覈呀浲瓿墒着鷥擅麧摵絾T招收和培訓工作,在選拔、培訓和考核標準方面有一定基礎,但隨著我們對深潛認識的加深,正在優化方案!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為推動中國深海運載技術發展和中國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及科學研究而研發的高技術裝備。歷經10年的研發與海試,今年6月27日,“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至7062米,標志著其正式轉入試驗性應用階段。(記者 張旭東 徐冰)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