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強化社區疫情防控 加快推進創建“無疫小區”
(抗擊新冠肺炎)上海強化社區疫情防控 加快推進創建“無疫小區”
中新社上海5月22日電 (記者 陳靜)在22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表示,上海將分兩個階段進一步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階段:從目前至5月31日,單日新增陽性感染者數進一步減少,不斷縮小封控區和管控區范圍;第二階段:全市實施疫情風險地區劃分,若區域內無封控區、管控區,則該區域可視作為低風險地區,解除防范區。
趙丹丹介紹,第一階段,封控區如連續7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調整為管控區,后續連續3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調整為防范區;如出現陽性感染者,封控區調整時間重新計算。管控區如連續7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調整為防范區;如出現陽性感染者,管控區調整為封控區。防范區如無新增陽性感染者不作調整;如出現陽性感染者,按照國家有關標準,綜合陽性感染者數量、區域分布、疫情風險等劃定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范圍。
在“三區”管控措施方面,封控區封閉管理期間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小區(單位),嚴禁聚集”;防范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規模”。
在第二階段,原則上,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以居民小區、自然村、單位等作為最小劃定范圍,可適當擴大至毗鄰風險區域。區域內14天內累計報告10例及以上陽性感染者,或發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該區域劃定為疫情高風險地區;區域內14天內累計報告不超過10例陽性感染者,或發生1起聚集性疫情,該區域劃定為疫情中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14天內無陽性感染者報告,該區域轉為疫情低風險地區。
在劃定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后,將實施14天封閉管理,人員足不出戶,服務上門;每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區域內報告最后一例陽性感染者后,如連續14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該區域降為疫情低風險地區。
上海正加快推進“無疫小區”創建,各區陸續發布了“無疫小區”名單。來自上海市民政局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全上海16個區總計創建“無疫小區(村組)”近1.5萬個。
自本輪疫情以來,上海嘉定區積極推進“無疫小區”創建,目前已創建2760個“無疫小區”,覆蓋162.4萬人,占全區實有人口的86.3%。嘉定區副區長王浩介紹,嘉定鎮街道和新成路街道已實現“無疫小區”全覆蓋,居民可在轄區內自由出行。計劃到6月上旬,全區所有小區創建為“無疫小區”,實現“無疫城區”建設目標。
21日,上海新增52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570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例,平均年齡81.3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