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包袱鋪,反核沒出路。在野時高呼“我是人,我反核”的民進黨終于撐不住,決定重啟核二廠了。今天撩叔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熱鬧。
對于經常關注臺灣時事的老鐵們來說,民進黨做事是什么風格、什么套路,大家都心中有數。民進黨反核卻重啟核電,對于大家伙來說,根本不算新聞,“這很民進黨!”
不過有意思的是,每次民進黨自己打臉之后,絕不會坦坦蕩蕩地承認錯誤,反而會腦洞大開,編織出不少“塑料花”道理,說得所有人都一愣一愣的。
這一次也不例外。日前,臺當局“原能會”核定核二廠二號機符合重啟條件,外界質疑民進黨反核立場破功。這時候,早已“封神”的“行政院長”賴清德挺身而出,在“立院”答詢表示,核二廠并非“重啟”,而是“再轉”。
撩叔私以為,就憑賴清德這一句話可以輕易看出,賴的小學語文肯定拔尖兒,填寫近義詞的修為登峰造極。說我“重啟”核電是發夾彎,是吃了吐,是無恥無信,那好,我換個詞兒不就完了嗎?“重啟”變“再轉”,四兩撥千斤。
還沒完,賴清德還表示,不管核二廠有沒有再運轉,都不會影響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What?這里賴清德再一次把撩叔繞暈了,重啟核電不影響非核家園的實現,這個邏輯很強勢,就好像一個人一邊吃著肥肉,一邊說自己不會長肉一樣。
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可能說出了賴清德的真實想法:
原來2025民進黨的保質期早就過了,又可以開開心心甩鍋了~
有民代又問,你選擇在這個時機點重啟核二廠,是否島內供電不足?賴清德果然鐵齒鋼牙,當場否認,“臺灣的供電狀況不能用缺電來形容”。實際情況是什么?臺灣政治節目說出了真相:
這里賴清德為大家提出了一道很有意思的思考題,如果現實缺電狀況不能用“缺電”形容,那么用什么來形容?
撩叔先給出一個答案拋磚引玉,大家覺得,用“缺德”怎么樣?
當然,網友這個答案也不錯:
這波操作,撩叔要為賴清德的機智鼓掌,打電話!但是靠這種三歲小孩腦筋急轉彎式的政治油膩來哄騙臺灣百姓,真的不會做噩夢嗎?
有網友還找出了賴清德和民進黨官員以前的“腦洞時刻”:
在野的國民黨團強調,核二廠重啟,黨團不會為杯葛而杯葛,但蔡當局必須回到務實角度,審慎思考臺灣的能源政策,不是一再挖東墻補西墻。另外,重啟核二后產生的核廢料如何處理?也應該坦誠向新北市民交代。
這些問題都問得擲地有聲,很恰當,很關鍵;但在民進黨這里,絕對找不到答案,因為民進黨在意的從來不是能源政策,而是哄騙選票和爭奪權力。
“時代力量”民代黃國昌也表示,他對“原能會”核定重啟核二廠,完全無法理解及贊同,呼吁“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不能等閑視之。立場擺的很鮮明,但大家都懂的,這是“黃國昌式”的反對,罵到你祖墳,但最后還是會投贊成,或者自己消失掉。
然而,即便民進黨如今重啟核二,臺灣供電就有著落了嗎?臺灣政論節目表示,綜觀整個臺灣核能政策一直在政治口水中轉圈圈,持續虛耗。
臺媒節目表示,2000年陳水扁時代,上任不久即宣布停建核四,110天之后,又恢復核能,核四復工。
到了2006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追加448億新臺幣預算,而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還要求核四要如期完工。(你沒有看錯,就是后來號召反核大游行、上臺后又重啟核電的蔡英文)。
2014年,民進黨的林義雄為核四絕食,馬當局宣布核四封存;后來,蔡英文在選舉期間,到處安利“非核家園”,一直安利到現在,時至今日,重啟核二。
也許只有這位網友看透了一切: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