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推警界政改,或將裁撤派出所。(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4月26日訊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后,就丟出“裁撤派出所”的議題。臺北市警本周開會決定,7月1日起,將在3個分局推行3項新政策,包括大同分局2個派出所合并、中正二分局試辦“統一化報案”,以及松山分局試辦“行動派出所”,新措施已引發基層及民眾議論。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此外,柯文哲對于1個文山區有2個分局,多次指示要合并精簡,本周開會時,警方還拿出“優缺點比較表”,希望柯采用試辦、民調方式“測水溫”,不料被他打回票:“該并就并,講那么多干嘛?”因此文山一、二分局合并勢在必行,預計年底就會實施。
7月1日開始,大同分局原本的大橋所與民族所將會合并,雙連所則與建成所合并,未來大橋所和雙連所現址都會“熄燈”,不會再有警察執值辦公。
當地施姓前里長表示,警力精簡是好事,但是現在轄區里民10人中,有9人不知此事,他覺得略為急了些,而且像大橋所治安、交通問題較多,要裁也是裁民族所,“推行后難免有里民不滿意。”
中正二分局則將試辦“統一報案”,這是臺灣警政的首次“創舉”,未來民眾到派出所報案時,都會被載到分局,由警察在“報案專區”集中做筆錄,結束后再送回去,目的是希望集中管制、提高效率。
但這也是最被質疑的新措施,1名官警舉例,文化大學旁邊有山仔后派出所,如果統一報案,警察至少開半小時車,將民眾載下山,到文林路士林分局,結束再花時間載回,前后至少要花2小時,“我們不被罵死才怪!”
而松山分局試辦的“行動派出所”,警方將改造廂型車,里面會有桌椅、計算機、查詢系統,沿路開車外出巡邏,民眾遇有狀況,可以馬上在車內受理報案。
有警察私下說,此舉應是師法美國,但美國地廣人稀,所以才靠車輛機動巡邏,臺北市地小人稠,狀況大不相同,況且新措施推出,原本的事都還要照做,還得多撥1組人配合,結果累死的還是基層,“只能說長官英明,我們照做就對了。”
警界普遍認為,柯市長的新措施,背后目的就是“裁撤派出所”,但實際效果如何、民眾買不買單?可能有待半年的試辦期過后,才看得出來。(中國臺灣網 高旭)
[ 責任編輯: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