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地震是對口援滇醫生吳國俊首次穿上迷彩服。
術后三天 骨科醫副主任朱躍良和他恢復良好的小病人。
正在幫災民搜挖被掩埋糧食的民兵朱勁榮。
心理援救志愿者楊博雅的災區第一夜。通訊員李太平供圖
8月3日16時30分許,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境內發生6.5級地震。當天,駐昆各武裝部隊迅速集結前往災區展開救援。昆明警備區、昆明總醫院、昆醫附二院、共青團昆明市委12355青少年服務臺等多家部隊、單位、機構迅速派出救援隊伍前往魯甸龍頭山、巧家包谷垴等震區救災。
震后首個雨夜,上千名救援隊員從昆明出發,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搶救生命——聚集在一處。此后的十多個晝夜,他們并肩戰斗、同甘共苦。
上海醫生的人生記錄
結束一臺關節置換手術后,上海市第三批援滇醫療隊隊長吳俊國從嵩明縣人民醫院走出來。這天,恰好是他隨昆明警備區救援隊伍從巧家包谷垴鄉紅石巖村地震災區撤離的第五天。
震區的13天,這個上海來的醫生曾加許多新的人生記錄:接連13天沒有刷牙洗臉刮胡子;和衣在野地里和別人擠在一條油布上睡覺;13天只換過3件T恤;每天都在泥濘的山路上爬高上低......
“救援條件比想象的艱苦多了,說實話,心里一邊想回家,一邊想著趕緊救人”,吳俊國剖析自己當時的心情。
8月3日魯甸地震發生時,吳俊國剛剛從昆明接到從上海來昆探親的妻兒。第一時間,他主動向領導表達了自己愿意前往災區救援的意愿,并于當晚隨嵩明人武部抵達巧家包谷垴鄉紅石巖災區。從4日凌晨4點半開始向震區挺進,當天下午1點多鐘,醫生杵著借來的鐵鍬,低一腳高一腳地抵達目的地。想起那天晚上向災區徒步挺進的山路,幾乎沒有戶外經驗的醫生還覺著后怕,“一邊是山,另一邊就是陡峭的懸崖,山上不斷有石頭落下來,小腿都是抖的”。
比起艱苦的救援條件,讓吳俊國更加上火的是,由于事發突然,這個他只來得及攜帶8只常用藥品醫藥箱。
“‘武器’沒了,這可咋辦,愁死我了”。
在救援現場,吳俊國遇到了村衛生所所長。所長告訴了他:垮塌了的衛生所里存著豐富的常用藥品。“站在衛生所的廢墟邊上,一見到紙箱盒就立馬撲上去抱出來,打開看看有什么藥”。從業多年,這是吳俊國醫生首次因為見到藥品而如此興奮。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昆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