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靜:臺灣人都盼“三通”
2007-11-26 15:5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大陸的房市考察團在臺灣訪問了7天,臨別與當地臺灣的同業(yè)舉行“兩岸地產高峰會”,雙方交換意見,會場氣氛融洽。
會上大陸代表有一個普遍的感受,臺灣人除了吃飯、結婚、賺錢之外,大家都在等“大選”之后“三通”。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公司萬科集團主席王石指出,房地產業(yè)的關鍵在時機。“三通”對臺灣很重要,對大陸也一樣重要。臺灣的建筑業(yè)極有競爭力,時機來臨就有機會茁壯,明年就是最好的時機,因為“三通”勢在必行。
主辦這個座談會的臺灣鄉(xiāng)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一向都很積極地在兩岸奔走,邀請過不少大陸同行來臺灣訪問。幾年來賴董很有信心,總說“三通”馬上就要付諸實行了。這次他邀請了50位大陸建筑商來臺,結果只有30人能來,而且申請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賴董依然信心滿滿,認為以目前的政治氣候,不論誰當選,都會落實“三通”。
賴董大膽預言,一旦“三通”,臺灣的房地產就會有很大幅度的飛躍,臺灣房市將澎湃洶涌起來。臺灣仲量聯行房地產公司在全世界都設有分公司,總經理趙正義說,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同時吸引大陸30位重量級建筑商來參訪,表現出臺灣對大陸建筑商的吸引力,臺灣一定要開放陸資以創(chuàng)造商機。趙總又指出,明年大陸人出境觀光的預估有4000萬人,只要臺灣開放爭取到150萬人,以大陸人到香港的平均消費13000元(新臺幣,下同)來計算,150萬游客帶來近200億元新臺幣的收入,可以維持50個百貨公司的年營業(yè)額,帶動起來的其它行業(yè)更為可觀。臺灣建筑開發(fā)公會理事長穆椿松說,臺灣正處于低利率、高物價的生活環(huán)境,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非常期盼大陸客來臺灣。
大陸建筑商也頗有體會,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表示,兩岸建筑業(yè)最大的差別是臺灣“從容用心”,大陸則是“匆忙用力”。由于大陸這幾年房地產發(fā)展太快了,業(yè)者都忙不過來,臺灣因為市場發(fā)展已經成熟,所以顯得細膩精致。
馮董的觀察恐怕有欠精準,臺灣的房地產業(yè)用心有余但談不上“從容”二字。根本原因是市場太小,必須精打細算,大家表面上或許從容,內心的焦躁急迫就不足與外人道了。馮董介紹大陸的業(yè)者成立了“中城聯盟”,每個集團約占2000億的資本,彼此學習、交流經驗、擴大業(yè)務,對大家的能力、速度、效率都有所增強。臺灣業(yè)者經驗全面,只要能將市場打通,兩岸房產企業(yè)結盟,業(yè)務爆發(fā)到10倍或20倍都極可能。
王石介紹萬科集團已經和香港的碧桂園、新加坡的仁恒公司結為伙伴,兩家外地公司的定位很清楚,專業(yè)化強,合作開發(fā)的項目都相當成功。王石發(fā)現臺灣的公司也具有這些特點。王石直言兩岸“三通”的時機不再,5年內臺灣不開放與大陸“三通”,大陸龐大的商機就與臺灣無關了。賴正鎰董事長感同身受,他說臺灣建筑商在大陸標地都輸給當地人,原因就是受到政策限制。
這一次大陸建筑商訪問團的臺灣之行,兩方都獲益良多,值得繼續(xù)推動類似的交流活動。海峽兩岸的房地產業(yè)相處和諧,互相借鑒之處甚多,合則雙贏,前景大好。問題就出在這個“三通”議題上面,現在兩岸來往不方便,要花費的時間和費用比較多,再加上政策的種種鉗制,投資者望之卻步。
擋人財路不會有好下場的。民進黨參選人謝長廷表示他會松綁兩岸經貿,但是民進黨的誠信早已破產,如果他們繼續(xù)執(zhí)政會開放直接“三通”嗎?
(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會上大陸代表有一個普遍的感受,臺灣人除了吃飯、結婚、賺錢之外,大家都在等“大選”之后“三通”。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公司萬科集團主席王石指出,房地產業(yè)的關鍵在時機。“三通”對臺灣很重要,對大陸也一樣重要。臺灣的建筑業(yè)極有競爭力,時機來臨就有機會茁壯,明年就是最好的時機,因為“三通”勢在必行。
主辦這個座談會的臺灣鄉(xiāng)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一向都很積極地在兩岸奔走,邀請過不少大陸同行來臺灣訪問。幾年來賴董很有信心,總說“三通”馬上就要付諸實行了。這次他邀請了50位大陸建筑商來臺,結果只有30人能來,而且申請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賴董依然信心滿滿,認為以目前的政治氣候,不論誰當選,都會落實“三通”。
賴董大膽預言,一旦“三通”,臺灣的房地產就會有很大幅度的飛躍,臺灣房市將澎湃洶涌起來。臺灣仲量聯行房地產公司在全世界都設有分公司,總經理趙正義說,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同時吸引大陸30位重量級建筑商來參訪,表現出臺灣對大陸建筑商的吸引力,臺灣一定要開放陸資以創(chuàng)造商機。趙總又指出,明年大陸人出境觀光的預估有4000萬人,只要臺灣開放爭取到150萬人,以大陸人到香港的平均消費13000元(新臺幣,下同)來計算,150萬游客帶來近200億元新臺幣的收入,可以維持50個百貨公司的年營業(yè)額,帶動起來的其它行業(yè)更為可觀。臺灣建筑開發(fā)公會理事長穆椿松說,臺灣正處于低利率、高物價的生活環(huán)境,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非常期盼大陸客來臺灣。
大陸建筑商也頗有體會,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表示,兩岸建筑業(yè)最大的差別是臺灣“從容用心”,大陸則是“匆忙用力”。由于大陸這幾年房地產發(fā)展太快了,業(yè)者都忙不過來,臺灣因為市場發(fā)展已經成熟,所以顯得細膩精致。
馮董的觀察恐怕有欠精準,臺灣的房地產業(yè)用心有余但談不上“從容”二字。根本原因是市場太小,必須精打細算,大家表面上或許從容,內心的焦躁急迫就不足與外人道了。馮董介紹大陸的業(yè)者成立了“中城聯盟”,每個集團約占2000億的資本,彼此學習、交流經驗、擴大業(yè)務,對大家的能力、速度、效率都有所增強。臺灣業(yè)者經驗全面,只要能將市場打通,兩岸房產企業(yè)結盟,業(yè)務爆發(fā)到10倍或20倍都極可能。
王石介紹萬科集團已經和香港的碧桂園、新加坡的仁恒公司結為伙伴,兩家外地公司的定位很清楚,專業(yè)化強,合作開發(fā)的項目都相當成功。王石發(fā)現臺灣的公司也具有這些特點。王石直言兩岸“三通”的時機不再,5年內臺灣不開放與大陸“三通”,大陸龐大的商機就與臺灣無關了。賴正鎰董事長感同身受,他說臺灣建筑商在大陸標地都輸給當地人,原因就是受到政策限制。
這一次大陸建筑商訪問團的臺灣之行,兩方都獲益良多,值得繼續(xù)推動類似的交流活動。海峽兩岸的房地產業(yè)相處和諧,互相借鑒之處甚多,合則雙贏,前景大好。問題就出在這個“三通”議題上面,現在兩岸來往不方便,要花費的時間和費用比較多,再加上政策的種種鉗制,投資者望之卻步。
擋人財路不會有好下場的。民進黨參選人謝長廷表示他會松綁兩岸經貿,但是民進黨的誠信早已破產,如果他們繼續(xù)執(zhí)政會開放直接“三通”嗎?
(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