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不靠譜的搶票軟件損害乘客利益
2020年春運即將開始,許多車票“一票難求”,搶票軟件紛紛走入消費者視線。不過,搶票軟件究竟是怎么操作的?他們真的靠譜嗎?先來了解呼和浩特鐵路公安處近期破獲的一起關于“搶票軟件”的案件:黃牛使用搶票軟件,瞬間能把一趟動車車票搶走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準逮捕。
經過調查,嫌疑人使用搶票軟件來自動讀取身份證號碼,每秒能搶票數百次,瞬間功夫就能搶到大量車票,然后再對車票進行加價賣出。因涉嫌倒賣車票,犯罪嫌疑人張某現在已經被批準逮捕。事實上,這種“網絡黃牛”并非是首例,也同樣不會是最后一個。現在12306已經對多個搶票軟件的端口實施了封殺和屏蔽,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正常的鐵路票務秩序,進一步壓縮搶票軟件和“網絡黃牛”的獲利空間和非法行為。
不知道從何時起,“搶票軟件”一下就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中,在很多人那里特別是年輕群體,每到重大節慶日特別是春節期間,他們往往熱衷于下載一些搶票APP,希望能夠更快、更順利地買到車票。因龐大的“市場需求”而導致大量搶票軟件如雨后春筍,甚至在一些知名網絡運營公司和APP也紛紛加入其中。一時間,搶票“風潮”可謂是風起云涌。
但是,另一方面,很多乘客在使用搶票軟件過程中,其實體驗并不好,甚至還有吃虧上當的感覺。像是一些用戶在使用這種軟件后,下了訂單票根本出不來;有的是搶不到想要的票,明明是有坐票,它會給你安排成站票;還有的像是使用“搶票加速包”,實際上就是加錢買票,或者要辦理繳納數額不等會員費用,聲稱交錢越多,搶票速度就會越快,這些所謂的增值服務,實際上并不能保證達到預期的搶票效果,有的還屬于惡意軟件,在用戶注冊或者選擇相關服務時候會偷偷植入一些惡意代碼,讓用戶遭受設備受損或者信息泄露等等不可預知的風險,甚至還會有關聯銀行賬戶信息泄露、資金被盜刷等情況。所以,這些所謂的搶票軟件看上去更像是“甜蜜的陷阱”,很多時候在享受到它“便利”的同時,也有會遇到不同程度的風險。用戶在買票的時候,還是要通過正規渠道,登錄12306網站或者APP進行訂票、購票,而最近12306技術部門對多個搶票軟件予以屏蔽,并推出了官方版本的“后補搶票”功能,也是在及時呼應用戶需求,保障乘客權益。
搶票軟件作為第三方平臺,由于它的不確定性,事實上并不靠譜,對用戶來說甚至存在安全風險,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自從它“誕生”那天起,就一直依附于12306存在,也促生了另外一種非法職業的出現,這就是“網絡黃牛”。在新聞中出現的張某即是一例。12306自2013年正式上線以后,雖然當時只有余票查詢功能,但是因其強大的服務咨詢功能以及用戶需求量,從剛一露面就受到廣泛關注。2014年,12306推出線上訂、購票服務,因峰值區段內往往會擠入大量用戶而導致車票資源緊張,所以,搶票軟件開始應運而生。它實際上是利用比較高的帶寬來實施自動化、高頻率的搶票請求,普通用戶的手動搶票是無法和它背后的強大服務器競爭的,而另一方面,這些搶票服務器又極大的沖擊了12306,導致數據擁塞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類似于“網絡攻擊式”的搶票對于用戶還是12306來說,屬于雙輸。所以說起來,對于廣大用戶來說,不使用搶票軟件,走正規渠道去購票,其實就是對票務秩序最好的保障,也是對自己合法利益的最好保護。(中國臺灣網網友:王傲冉)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