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該節日,也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因為正值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之為中秋。自古以來與中秋節相關的傳說和習俗有很多,比如,中秋節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除此之外,中秋節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它以月之圓照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時代不同了,社會發展了,但是中秋節象征“團圓”的意義是不變的。當下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每逢節假日要么是單位加班,要么是計劃出游。那么,你的行程表里是不是有回家看看父母這一項呢?尤其是在中秋節這樣有意義的節日里,合家團圓正是父母所祈盼的。借用一首小詩: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天,
長大了,我們是父母的天。
天上,十五的月兒圓圓,
家中,父母的期待綿綿。
所以小編溫馨提示各位有志青年:請別再拿“給父母寄禮物,給父母寄營養品,給父母寄錢”這樣的形式主義來哄騙父母了;也別再拿“離家遠,回家又得塞車,還是算了”、“公司加班,回不了家了”、“路程太長,假期太短”這樣的理由來敷衍他們了。如果你想讓你的良心好過些,請拿出你們作為子女的誠意,中秋將至,請回家看看!(中國臺灣網網友:馬玉穩)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