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3月30日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4月4日至6日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并于6日至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特朗普總統舉行會晤。美國媒體以“受到高度期待”對此進行前瞻,認為“習特會”是當前兩國關系中頭等大事,對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對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推動中美關系向更高層次提升。
習近平與特朗普的會晤,是特朗普正式就任以來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交流,備受各界矚目,尤其是臺灣方面的態度引起了海內外的極大關注。眾所周知,臺灣與美國的關系可謂密切,而蔡當局當政后更是在政治上表現出“媚日、親美、反中”的觀念,如今的習特會面更是牽動臺灣方面的政治神經。
自民進黨執政以來,包裝“臺獨”,割裂祖國,并將獨立的希望寄托于美國,這種嚴重的依賴性造成了現在蔡當局對美國的嚴重不信任,害怕被美國出賣,但同時也心存僥幸的寄希望于美國對其的臺獨之路給予幫助。
美國的企業高管認為“中美必須合作”,“習特會”顯示了特朗普將延續中美之間較為輕松的外交政策,努力構建積極和諧的中美關系。雖然蔡當局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但是就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來說,美國不會因為臺灣而放棄中國大陸這片草原。美國Xcoal能源資源公司總裁思拉舍指出,美中兩個經濟體量巨大的國家交往,分歧一定是存在的,關鍵在于兩國領導人能夠從分歧中找到共同利益,“用利益來戰勝分歧”,精準恰當地表示出美國的立場。
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香港中評社記者提問,就“習特會”稱,美國和大陸在改善關系的時候不應該把臺灣作為籌碼,當成利益來交換。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現在的問題是臺灣當局自己想作籌碼,被當作利益交換。此次回應表明如今蔡當局仍處于執迷不悟的狀態,與其抱緊美國的“佛腳”,不如轉變思想,將精力放于如何改善兩岸關系上。
雖然蔡當局的思想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畫風,但是還是能對他起到一定的沖擊,讓其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兩岸是一家”,美國對臺灣的態度還要取決于大陸對美國的態度,臺灣的發展將只能將受到大陸對其的幫助。遵守“九二共識”遏制“臺獨”才是蔡當局正確的做法。(中國臺灣網網友:王叢叢)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