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落下帷幕。此次互聯網大會由我國主導,在烏鎮舉行,并將永駐烏鎮,這讓我們倍感驕傲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我國融入世界互聯網潮流的積極態度。
現如今,互聯網已經走進千家萬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世界已然進入互聯網時代。正因為互聯網在人們生活和社會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習近平所言,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我國就更應該積極融入世界互聯網潮流。如今我國是世界上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已成為網絡大國,面對全球網絡化趨勢,我國需要擔負起一個大國的責任,積極的融入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與世界一道促進互聯網發展,維護互聯網秩序。而首屆互聯網大會就是我國互聯網走向世界良好的開端。
本次大會在9個問題上達成廣泛共識,可謂成果斐然。這9個問題包括:促進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尊重各國網絡主權、共同維護網絡安全,聯合開展網絡反恐、推動網絡技術發展、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廣泛傳播正能量、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推動網絡空間共享共治。
筆者看來,其中網絡安全問題共識的達成尤其重要。全球雖然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但不可忽視的是個別國家有能力控制互聯網的現狀。據了解全世界只有13臺根服務器,這13臺根域名服務器中名字分別為“A”至“M”,其中10臺設置在美國,另外各有一臺設置于英國、瑞典和日本。我們所要訪問的某域名網站先要指向根服務器,因此大部分解析需要繞道美國才可完成,這無疑是將訪問日志拱手交給外國商業公司,網民的訪問習慣和訪問信息及網站的解析信息完全暴露于美國公司的監視之下,安全隱患驟然凸現。另外,就我國而言,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監測,2014年上半年我國境內被篡改的網站按域名的分布分,被植入后門網站域名按域名分布.com占了59.1%。48.8%是被境外IP地址所控制,控制我們國家境內網絡數量,前三位的,美國控制了我們6118個網站,中國香港控制了我們3097個網站,韓國占了2307個網站。上半年境內網站植入后門境外IT地址分布,美國占29.3%,韓國6%,香港占了5%左右。由此可見,我國以及世界很多國家,互聯網安全都存在著嚴重的隱患。然而要想促進全球互聯網健康的發展,保障互聯網安全就勢在必行。
本屆互聯網大會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主線,達成的九點共識中,“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無疑為世界互聯網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共治”的前提下,努力促進互聯網的“互聯、互通、共享”,這既有利于全球互聯網的發展,又能保障世界互聯網的安全,如此才應該是全球網絡化的常態。
我國融入世界互聯網浪潮任重道遠,從本屆互聯網大會所取得的成果來看,我國互聯網走向世界的第一步邁得很好,在未來,我國定會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好每一步,擔起維護互聯網安全與促進全球互聯網發展的責任。(中國臺灣網網友:張麗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