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徐克的3D版《智取威虎山》,小伙伴們都在議論一頭一尾兩段有韓庚出場的現代時空的戲碼是否有些多余?在我看來,正是有了韓庚這個主觀視角的設定,整部影片才能確立特定的風格和基調,導演也才有機會充分施展想象力,把影片打造成傳奇敘事的現代升級版。
韓庚視角讓影片不受小說史實約束
要我說,加入韓庚的戲碼其實頗有意味。畢竟《智取威虎山》的故事距今已有七十多年了,與今天觀眾的生活經驗有較大的距離。能讓韓庚這樣一個深受當下年輕觀眾熱捧的偶像明星來擔任故事的講述人,借他的視角和口吻展開一個關于前輩的傳奇故事,至少有利于消除觀眾對劇情的陌生感,在今天的觀眾和故事、人物之間形成一種認同和對話的關系。
由當紅偶像帶入故事,這種手法并不少見。前不久日本有兩部二戰題材的影片《永遠的0》(2013)和《小小的家》(2014)也都采用了類似的手法。《永遠的0》以三浦春馬對二戰老兵的調查和訪問為由頭,講述了一個關于他爺爺——二戰時期一名日軍飛行員的故事;《小小的家》則通過妻夫木聰閱讀奶奶的自傳,把觀眾帶進二戰時期一個城市中產家庭的日常生活。別的先撇開不談,單是當紅偶像的出場,再老的故事,想必也會對今天的粉絲產生一定的吸引力。
再者說,故事用這種方法來講,就會帶有明顯的主觀性,也就不必再受原著小說、史實細節的約束和負累,可以講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上下五千年,縱橫八百里,想怎么展開故事都不為過,因為他講的不是歷史課,而是一個神話,一段傳說。這種講法尤其適合《智取威虎山》這類原本就帶有較強傳奇性的作品。
譬如有人會問,影片為什么會給座山雕設定兩個不同版本的結局?按照劇情的解釋,這是因為作為敘事者的韓庚,童年時代曾從長輩那里聽到過關于故事的不同版本。再譬如像楊子榮、八大金剛這些人物,他們的化妝造型,包括發型、文身、服裝……為何如此夸張?如此“朋克”和如此“反主流”?這些表現方式要擱一部歷史片,或一部以紀實風格見長的影片,恐怕就要犯忌,但在一部以傳奇性見長的影片里,就不會讓人有明顯的違和感。
所以有了這個主觀視角的設定,整部影片才能確立特定的風格和基調,導演也才有機會充分施展想象力,把影片打造成原著小說的現代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