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就美食來說,舌尖上的臺灣滿口“古早味”。
在臺北,豎此招牌的餐館在高樓林立的街頭隨處可見!肮旁纭倍嘀赣行v史、年代久遠,也被用于值得懷念的事情或東西。
一份虱目魚肚粥,開業不過兩三年的店家也稱其為“古早味”。老板介紹,魚肚、姜絲、胡椒及米飯,食材配方遵循島內老傳統。
38歲的王仁和說,這讓他想起家的味道,很古早。在王的家鄉臺南,虱目魚肚粥是當地的傳統早點。
廣州游客徐靈凌打開她的相機,在多個景點拍攝的照片都有“古早味”做背景,也讓愛美食的她,大飽口福。
“古早”也在影響臺灣的文創。新北市鶯歌陶瓷老街,用于制作陶瓷的陶藝作坊因祭出“古早”這一利器,身價培增。南投水里蛇窯,保存有臺灣最“古早”最完整的窯文化遺址,吸引游客。
“臺灣的文創在于差異化,古早的東西就是我們的特色!彼锷吒G陶藝文化園區第三代窯主林國隆說。
如影隨形的“古早”,毫不影響臺灣的時尚氣息。2013年,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宣布,臺北市獲選“2016世界設計之都”,并由此成為全球第五座世界設計之市。
剛落幕的第九屆臺北魅力展,參觀者一度爆滿。臺灣紡織業拓展會指出,展會上,男裝品牌受到的矚目,扭轉了臺灣男性“古早”不重視時尚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不知道,用于展示“時尚”和“魅力”的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臺灣日據時期的“煙廠”。如今,這里已成島內展演、創意的前沿。
“古早”與時尚交織,同樣能在臺北地標性建筑101大樓找到,它的腳下有臺灣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且保留著黑瓦、竹筋、泥壁、窄巷的基本特征。
有人站在大樓89層的觀景臺上打量,驚嘆大都市“好時尚”;也有人喜歡透過四四南村低矮的瓦房看101,別有一番風景。
“在觀景臺俯瞰臺北,視野非常開闊,”大陸交換生王俊偉說,而在眷村又讓人回顧起臺灣近代史,真的既傳統又現代。
百余年歷史的臺北西門紅樓,經常可見前衛的文藝表演和文創展示,諸如陶喆、王力宏、林俊杰等華人知名藝人,都曾于此舉行演藝活動。
“希望這些老建筑得到很好的保存!睂τ谂_灣多地進行的都市更新計劃,臺灣古建專家李乾朗不無憂慮。舊臺北車站、麻豆林家古厝、善導寺等建筑,都遭無情摧毀。他在近日的新書發售會上說,臺灣現在經常碰見發展與保存的沖突,“古早”與都市更新的沖突。
未來,如何讓兩者共生共融,李乾朗認為這在考量當局智慧。(記者 李志全 陳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