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總導演2月21日透露,今年3·15晚會目標仍將對準大企業,將采用以“全產業鏈”追蹤調查的方式曝光違法黑幕。(2月22日,新京報)
又到一年3·15時,在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還未能形成強而有力的制度屏障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消費者,對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多少還是有一點期待的,雖然這種靠曝光來糾違的方式并不完美,但這樣的可期待總比沒有的強。
既然是要暗訪來曝光,進而在證據確鑿之下,讓無良企業在央視這樣的大曝光臺下,無地自容,甚至要接受法律的制裁,那么做好暗訪的保密工作是實現這樣的社會效果的前提。但遺憾的是,通過央視3·15晚會總導演的透露,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年暗訪目標是大企業,甚至連將以何種追蹤調查方式都和盤托出,這樣的提前劇透提前預設了這場尚未走上臺前的晚會敗筆。
向媒體提前透露,多半見于為了吸引眼球,增加曝光率的電影、電視劇等文藝演出宣傳中,這大概也是“劇透”之名的來源吧,劇透的目的在于增加觀眾的好奇心,吸引更多人走進電影院,或者守在電視機前,增加票房或提高收視率,這是產品營銷的手段。這場以曝光揭黑為主題的節目,雖然已多年被冠以晚會的名頭,但畢竟不是什么慶功晚會,更不是什么要讓國人捧腹大笑得喜劇,而是對現實中的丑陋予以最真實的寫真甚至放大,沒有虛構,沒有偽造,真實性才是這出節目的生命。
既然要追求真實性,那么沒有預設的安排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央視總導演并沒有直接公布擬暗訪的企業名單,但對暗訪范圍的公開,甚至對調查方式也毫不保留,那么在接下來的記者暗訪調查時間里,還能否保證拍攝到最真實的企業生產生態呢?那些違法生產的大企業在得到此信息后,完全可以在這段可能出現暗訪的時間里,以合法的生產面對鏡頭,以逃避追責,一旦風頭一過,一切可以照舊。這樣的提前劇透,說得難聽一點,更像是對一些不良大企業的“友情提醒”,這樣的友情提醒之后,暗訪還有什么價值呢?
一臺真正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為初衷的公益節目,不僅要做好暗訪曝光的各種保密工作,在暗訪對象的選擇上,也不應該以企業大小規模來抉擇,雖然大企業確實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而更值得關注,但對消費者權益的影響,并不以企業規模來衡量的,比如說頗為國民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地溝油可大多是作坊式生產,所以在暗訪對象的選擇上,應以對消費者權益造成戕害的程度或者范圍作為參照,這樣的選擇,才能真正揪出消費者極其痛恨的黑手,才能凸顯3·15晚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