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與美軍接連發布“中國軍力報告”,透露哪些玄機?
【兩岸快評第922期】
8月31日,臺灣防務部門公布了所謂“2020年解放軍軍力報告書”,強調臺軍對于解放軍行動“壓力很大”。隔天,美國防部也發布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通過200頁的內容,極力渲染“中國軍事威脅”。兩者一前一后,接連盯上中國大陸軍力水平,頗有“唱和”之意。
美國五角大樓每年都會發布所謂“中國軍力報告”,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直延宕到9月才發布。但這版新鮮出爐的“報告”,卻與以往版本沒有太大區別,都是通過各種拼湊、組合,形塑中國大陸所謂“軍事威脅”。
唯一不同的是,今年“報告”中提到了有關核武器的話題,并對中國從未公布具體數據的核武器數量,給出了確定的數值。有評論對此指出,美方有意低估中國的核彈頭保有量,同時強調中國擴大核武庫的戰略意向,目的之一是想削弱中國核威懾;其二則是借此壓縮中國未來發展核力量的空間。
回歸兩岸視角,美國方面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與臺軍發布的相關“報告書”,共同營造了一個“我必須賣武器給臺灣”以及“我必須買美國武器”的“曖昧氛圍”,表演痕跡太重。
而此前,美國方面刻意公布早在里根時代就推出的所謂對臺“六項保證”,其中明確出現了嚴重違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內容,重申將繼續推動對臺軍售。對此,外交部、國臺辦同時駁斥,所謂“六項保證”是非法、無效的。
臺媒評論則認為,所謂“六項保證”最終并未如公報或法律,落實為有效力的法律文字。臺灣網民對此則一針見血地嘲諷,“保證什么?保證高價賣武器?”
事實上,自民進黨當局上臺執政以來,已經與美國方面進行了多次軍火交易,不僅數額龐大,武器類型也由以往的防御型裝備,逐漸轉變為攻擊型裝備。這類武器對于臺軍而言并無實際意義,只不過是美國政客在為美國軍火商謀私利。
針對美國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中國國防部在回應中提到,美方挑動兩岸對立、加劇臺海形勢緊張,這是極其錯誤的,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我們將視情作出進一步回應。
總而言之,無論是美方“對臺軍售”,還是臺灣方面“對美軍購”,都無法改變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發展主動權的大形勢。臺海區域不是美國極端政客鼓噪戰爭的秀場,更不是“臺獨”政客嘩眾取寵的舞臺。(文/關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