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五都選舉的到來,提供了李登輝大肆活躍的機會,他繼提出所謂“棄馬保臺”后,進一步揭示“臺獨”。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31日發表點評指出,李登輝“棄馬”的目的是“臺獨”,然而,“臺獨”非但不能保臺,反而會滅臺。
全文摘編如下:
李登輝日前宣稱,臺灣的危機在于“親中的馬政府”,2012年“大選”是轉機,應該選出能夠制訂“臺灣本身憲法”的人,建立“臺灣共和國”。
這些言論出自李登輝之口,并不令人訝異。然而,他在九十年代主政時期,大力鼓吹反對“臺獨”,如此劇烈反覆,能有多少說服力呢?又有多少臺灣民眾愿意放棄當前海峽兩岸維持現狀、和平發展的穩定局勢,而去搞“臺獨”呢?
九十年代時,李登輝曾講反對“臺獨”達一百三十多次。公元兩千年政黨輪替后,李登輝離開國民黨,并從“統一委員會主任委員”搖身變為“臺獨”總指揮。盡管如此,他仍在口頭硬拗,例如2007年元月他接受壹周刊專訪時說,“我不是臺獨,也從來沒有主張過臺獨”。現在他鼓吹建“臺灣共和國”,難道還要稱為不是“臺獨”嗎?
2008年5月馬英九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后,兩岸在國共兩黨于2005年4月和解的基礎上,恢復制度性協商,兩岸關系正式步入和平發展期,臺灣民眾會愿意放棄目前這種好端端的形勢,而冒失去生命財產的危險去搞“臺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