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在強占的南沙島礁上部署遠程火箭炮的消息讓南海地區(qū)的緊張局勢更加復雜。部分“拉偏架”的西方媒體不但沒有譴責越南部署這種攻擊性武器,反而宣揚“這有利于遏制中國的擴張”,屬于應對兩棲登陸作戰(zhàn)的利器。然而越南在島礁上部署幾門火炮,當真有這樣大的威懾力嗎?
越南火箭炮到底是什么鬼?
要說越南在南沙群島的火箭炮威脅有多大,首先得從這種火箭炮說起。按照英國路透社的報道,越南部署的是從以色列引進的EXTRA火箭炮。根據生產商以色列軍事工業(yè)公司的介紹,這是“一種精準、效費比高的戰(zhàn)術火箭炮系統(tǒng)”,可精確摧毀敵方的高價值目標,包括指揮和通訊中心、后勤與交通設施等。該火箭彈長4.4米,彈徑306毫米,射程為20-150公里,屬于標準的大口徑遠程火箭炮。據介紹,由于常規(guī)火箭炮在遠射程上會出現(xiàn)嚴重的偏差,EXTRA火箭炮特意采用GPS系統(tǒng)提供精確制導,命中精度可達10米。按照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0日的報道,越南將這種火箭炮搬運到該國控制的南沙島礁,意味著可以將125公斤重的高爆彈頭投送到附近中國控制的永暑、渚碧和美濟三座島礁上的“機場和軍事設施”上。
越南選擇在南沙島礁部署這種火箭炮,還在于它的維護簡單。畢竟南沙島礁處于高溫高濕高鹽環(huán)境,精密設備尤其易受腐蝕。EXTRA火箭炮采用密封的一體化發(fā)射箱,簡化了維護難度。它的部署方式更為靈活,既可以裝在專用發(fā)射車上野外機動,也能裝在普通卡車上“隨打隨走”,甚至能在簡單的固定發(fā)射架上發(fā)射。
島礁上的遠程火箭炮,怎么防?
盡管EXTRA火箭炮被西方吹噓得神乎其神,但一名中國專家表示,在體系化作戰(zhàn)時代,任何單一武器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更不用說EXTRA這樣并不算先進的裝備。
首先,對于遠程火箭炮而言,由于打擊對象在目視范圍外,必須依靠其他平臺提供精確的目標參數(shù),這就為對付EXTRA火箭炮提供了機會。無論是“軟手段”的電子干擾還是“硬殺傷”的摧毀通訊指揮車,只要預先破壞了它的外部偵察數(shù)據獲取,EXTRA火箭炮就無法對付遠方的移動目標。
不過對于周邊島礁上的機場或其他固定目標,EXTRA火箭炮仍可以根據事先測量的目標參數(shù)進行射擊。但在相對漫長的飛行過程中,火箭彈需要根據GPS信號不斷修正航向。由于非美國核心盟友無法使用GPS軍碼接收機,越南的EXTRA火箭炮只能依靠容易被干擾的GPS民碼信號提供引導。如果GPS信號受到干擾,火箭彈只靠普通慣性制導的話,其誤差可能會以公里計,基本失去了精確制導武器的意義。
更糟糕的是,與通常采用密集發(fā)射、謀求面殺傷的122毫米火箭炮不同,EXTRA火箭炮屬于精確打擊武器,受限于部署方式,每次齊射的數(shù)量有限,這也為攔截系統(tǒng)提供了良好的機會。目前各國專用的反火箭彈攔截系統(tǒng)日趨成熟,最著名的當屬以色列“鐵穹”系統(tǒng),它能在火箭彈發(fā)射數(shù)秒后確定其軌跡,然后自動發(fā)射攔截導彈將其擊毀。德國研制的“空中盾牌”系統(tǒng)則用速射炮和攔截導彈構成雙重攔截。從原理上說,攔截火箭彈比反導容易得多,具備攔截超音速導彈能力的中國“陸盾-2000”等近防系統(tǒng)足以應對少數(shù)“漏網之魚”。
此外,利用高能激光遠距離擊毀來襲火箭彈也是各國研究的重點,美國、以色列都在研制戰(zhàn)術激光反火箭彈系統(tǒng)。據介紹,中國已研制出可攔截無人機的萬瓦級“低空衛(wèi)士”激光系統(tǒng),而更高功率的激光系統(tǒng)也在研制中。
挑起南沙軍備競賽沒好處
除了各種攔截手段外,由于南沙島礁面積有限,部署其上的EXTRA火箭炮缺乏藏身之地,很容易遭受攻擊,因此它的戰(zhàn)時生存能力堪憂。
路透社承認,越南將EXTRA火箭炮部署到南沙,可能標志著南海軍事化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有分析認為,如果中國采用對等方式,同樣將遠程火箭炮部署到南沙島礁,越南更是明顯居于劣勢——畢竟中國擁有多型當今世界射程最遠的火箭炮:大量裝備解放軍的國產PHL-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射程達150公里,出口多國的“衛(wèi)士”系列遠程火箭炮射程更遠達300-400公里。如果越南執(zhí)意在南海地區(qū)通過部署進攻性武器挑起軍備競賽,是不可能獲得西方所謂的“不對稱軍事優(yōu)勢”的。(魏云峰)
[責任編輯:王怡然]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