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美國本土舉行的美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日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結束。雖然美國試圖在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提及中國特別是南海問題,并將美國規劃的一系列“規則”和“原則”寫入文件,但東盟并未在這些問題上“跟風”,拒絕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
很明顯,美國總統奧巴馬本想通過此次峰會為任期結束準備答卷的。在奧巴馬的兩個任期內,“亞太再平衡”戰略是其對外政策的重中之重,不僅高度關注亞太局勢,還不斷增加投入,意圖維護美國在這一地區的“領導地位”,背后不乏應對中國崛起之意。然而,“亞太再平衡”戰略聲勢浩大卻飽受爭議,美國內對其實施效果存有不少質疑,歐洲和中東盟國則對美聚焦亞太頗有微詞。因此,奧巴馬政府必須認真準備一份“答卷”,來證明其亞太戰略的業績。這次峰會是雙方首次在東盟領導人系列峰會之外單獨舉行的峰會,也是雙方去年11月宣布構建新的戰略伙伴關系之后舉行的首次峰會,美在會前將雙方當前關系定位為“前所未有”,也有拉攏東盟在南海問題上共同對華施壓之意。
然而,美國的打算還是落了空。在會議召開前,西方媒體便大肆炒作,稱南海將是議程上的“頭號安全問題”,但與會各方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只是籠統地提到了航行和飛越自由的權利、合法利用海洋等原則,既沒有點名中國,也沒有出現南海一詞。這顯然與美國期待的目標有所差距。奧巴馬總統只好利用會后會見記者的機會宣揚自己的立場,提出各方應通過仲裁等方式和平解決南海爭議,呼吁在南海爭議地區停止填海造地、新建設施和軍事化,還再次表示美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航行、飛越和行動。
很明顯,美國低估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關系。美一廂情愿地認為,中國迅速發展必然會引起東盟國家的擔心,卻忽視了中國與東盟關系從“黃金時代”進入“鉆石時代”的現實。奧巴馬頗為得意地表示,自他執政以來,美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增長了55%。但美國審計署的報告卻指出,2014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達到4800億美元,超過美國與東盟總額1倍多。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自貿區已經成為經濟總量約11.4萬億美元、人口近20億的大市場,去年又簽署了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制定了落實雙方戰略伙伴關系的第三份五年《行動計劃》。今年,雙方還將舉行建立對話關系25年紀念峰會,并以此為契機,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中國-東盟關系再上新臺階。
美國對東盟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也有所誤判。在美國的算盤里,自然希望菲律賓等個別南海權益聲索國可以綁架整個東盟。但實際上,東盟內部并未形成一致意見。不少東盟成員國公開反對菲攪動南海的行為,希望菲以大局為重。美國想借南海問題挑撥中國與東盟關系,慫恿地區國家在相關海域開展巡航活動,不僅未能如愿,還引起了東盟的警覺與擔心。道理其實很簡單,在南海動用艦機示威,只會引發緊張升級,對地區安全穩定造成負面影響,這也并非東盟所樂見。
美國與東盟國家發展關系,應該有助于本地區各方的積極互動與合作,有助于本地區穩定與發展,而不是相反。美國不尊重東盟最根本的和平發展需求,違背東盟作為一個地區組織的整體利益,在南海等問題上煽風點火、挑起事端的做法,注定不得人心。此次峰會東盟未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的事實也表明,美國固守冷戰思維、妄圖牽制中國的計劃,最終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責任編輯: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