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12月10日,伊拉克外交部發言人阿哈馬德·扎馬爾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伊外交部與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就針對土耳其采取國際立場事宜進行了溝通。8日,伊拉克曾就土耳其派兵事件請求國際社會幫助。
伊土雙方各執一詞
據伊拉克媒體報道,12月4日,一支土耳其部隊越境進入伊拉克,部署在被“伊斯蘭國”(IS)占領的摩蘇爾附近。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稱,土耳其表示軍隊是在伊方同意之下被派往該國以打擊IS。但這一說辭遭到伊方否認。此后伊拉克曾要求土方撤回軍隊,并于8日再次發表聲明。土外交部于當日宣布,已于12月6日暫停向伊北部派兵,但不會撤出該地區已有軍隊。撤軍期限過后,伊空軍曾在土軍民兵基地上空進行偵察飛行。據伊朗法爾斯新聞社消息,土耳其殲擊機于12月9日入侵伊拉克領空,并在其邊境投下炸彈。
12月8日,伊拉克曾尋求聯合國、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的幫助。阿盟秘書長阿拉比表示支持成員國伊拉克的有關請求,批評土耳其“干涉伊拉克局勢”,呼吁土耳其立即撤軍。伊總理海德爾·阿巴迪8日致電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請求后者向土方施壓,但并未得到明確回復。俄新社等媒體的消息稱,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哈克8日表示,聯合國方面已經注意到有關事件,呼吁伊拉克和土耳其能夠通過建設性對話解決相關問題。
各方勢力自有打算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接受采訪時說:“土耳其派兵名為打擊IS,實則針對庫爾德人,這是一以貫之的事情。目的是增強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國際社會的表態、美俄雙方的戰略考慮也催化了這一局勢的形成。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秘書長殷罡表示,北約對伊土問題是不愿發聲的,聯合國參與有限,阿盟雖立場明確,但無施壓能力。
俄羅斯衛星網10日報道,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莫斯科將土耳其向伊拉克出兵視為嚴重違反國際法。路透社評述,俄羅斯之所以如此積極,與上月24日土耳其擊落俄軍機關聯密切,俄方是在尋找各種機會施壓土耳其。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李偉建表示:“俄羅斯希望通過打擊IS爭得話語權,伊土糾紛會破壞俄羅斯原本參與國際合力反恐的打算,所以俄羅斯希望此事能夠盡快解決。”
美國總統與五角大樓代表同時參加聯合國的會晤,但并未就此事做任何官方表態。李偉建認為,土耳其一直想把北約和美國拉下水,但美國背后有自己的利益考慮,不能公開支持土耳其派兵的做法,也不愿支持對俄有利的活動,只能保持謹慎態度。殷罡認為,目前局面的形成也有美國在其中的作用,這是美國愿意看到的。
伊土糾紛后繼無力
土耳其雖然磨刀霍霍,但顯然沒有得到“盟友”的支持,按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轉述美國的說法,“這對美國而言都實屬意外,這表明土耳其叫人難以預測,也讓美國摸不著頭腦”。雖說對于土耳其此次派兵各有立場和態度,但不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都不希望伊土關系繼續惡化,轉移國際社會合力反恐的注意力。
李偉建認為,當前國際社會的關注重點還是反恐,伊土關系是歷史問題,短時間內很難解決。土耳其的舉動既違反國際法,又無人支持。“由于當前的反恐局勢,伊土雙方都沒有太多的精力繼續對抗,土方是希望通過派軍試探各方反應和伊拉克的底線,以此作為未來地區戰略的參考。”
土耳其方面當前不僅暫停了派遣第二批部隊以“表達善意”,更正式邀請伊防長奧貝迪訪土,盡量避免事態惡化。
殷罡指出,“現在各方勢力關注的重點是,IS占領了摩蘇爾,是西方國家的頭號敵人。在對IS的戰爭中,誰擔任主角,誰發揮的作用大,誰將來就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李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