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11月21日文章,原題:對華開戰,血腥且愚蠢
李敦白很了解中國。二戰期間,他是在華工作的美軍語言學者,后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了毛澤東的朋友,新中國成立后又在中國監獄待了十幾年。他見證了中美最好的時光,也目睹了最糟的日子。如今華盛頓和北京關系緊張,他擔心美方重犯把中國當敵對和神秘國家的老毛病——這是個巨大錯誤。
李敦白警告說,與中國的戰爭將是“災難性和血腥的”,美國不可能打贏,“我們不善于吸取教訓”,任何條件下,美中都有更多、更好的理由合作而非開戰。歷史上就是如此,即使在美中沒建立外交關系時。他說,“尼克松之后,我們一直的戰略立場是:一個強大的中國對美國有好處。不管外界怎么說,兩國關系實際上不錯。”他說尼克松后的美國領導人基本都歡迎中國繁榮,認為這是兩國共同發展及良性競爭的機遇。他說的沒錯,很多美國政府部門都定期同中國對話,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在別國身上。
“如今有很多關于美對華戰略應再思量的議論”,李敦白說,但遏制中國戰略值得警惕,與中國鄰國日益增多的安全聯系也值得懷疑。對華開戰對所有參與方都將是悲劇。一旦打起來,美軍的技術優勢并非美國人想的那樣能一錘定音。好在多數強硬表態都停留在言辭上。北京和華盛頓有太多共同戰略利益,都擔心政治動蕩和恐怖主義,都受益于全球化經濟,加上中美企業關系太緊密,任何一方都不想把強硬言論訴諸行動,“亦敵亦友如今是美國打算塑造中國的方向”。(凱文·諾代爾,傳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