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午電 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一周年之際,俄羅斯國家電視臺15日播放紀錄片《克里米亞回家之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片中講述當時決策和行動的幕后過程。
2013年末,烏克蘭首都基輔爆發反對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的示威。次年2月,基輔局勢嚴重惡化, 亞努科維奇遭議會解除總統職務。
普京說,亞努科維奇當時有性命之憂,俄羅斯從而決定幫助他離開烏克蘭。他回憶道,亞努科維奇2月21日打電話說打算離開基輔,他勸告最好不要這樣做。但亞努科維奇最終仍然出走,輾轉進入俄羅斯。
普京把烏克蘭當時的政權更替稱為政變,說“政變發動者”打算除掉亞努科維奇,“我們救了他的命,也救了他家人的命,我認為這是善舉、高尚之舉”。
普京在片中說,去年2月烏克蘭政局驟變前,他從未考慮使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但后來他獲悉,烏克蘭新政權中“某些極端主義領導人”打算在克里米亞采取行動,可能造成重大傷亡。
普京承認俄羅斯向克里米亞派兵:“為了阻止2萬人(烏克蘭軍隊)和解除他們的武裝,當然需要某些特定的人,不僅需要質量,而且需要數量……因而,我下令國防部以增援我方在克里米亞軍事設施的名義,部署情報總局、海軍陸戰隊和傘兵特種部隊。”
他說,為防美國干預,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部署K-300P型“堡壘”式反艦導彈,而且故意暴露導彈陣地。為防最壞事態,俄羅斯甚至準備命令核武器部隊進入備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