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網站4月2日發表克里斯托夫·希爾茨的文章稱,俄羅斯咄咄逼人的姿態最近將北約從沉睡中喚醒。陷入阿富汗10年之久,北約的影響力幾乎喪失殆盡,而在烏克蘭危機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北約似有卷土重來之勢。面對如此形勢,俄羅斯是否也會重建“華約”,與之抗衡?
北約強勢回歸
美國、歐盟輪番“施法”制裁俄羅斯,但是普京卻頻頻擺出強硬到底架勢。烏克蘭國內爆發武裝沖突,俄羅斯在烏邊境開展軍事演習,躁動的北約終于出手了。
4月11日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表示,將加強與俄羅斯毗鄰的北約盟國的軍事防御,并呼吁盟國增加軍事預算。他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犯”是對自冷戰結束后建立起來的北約聯盟基礎的一種挑戰,北約將在伙伴關系框架下支持烏克蘭提升防御能力。果真,4月22日北約5艘軍艦奔赴波羅的海地區,加強該地區的軍事部署以及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陳玉榮教授指出,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競爭顯而易見越來越激烈。圍繞烏克蘭局勢,北約對俄羅斯加強了軍事上的壓力,加大軍事上的威懾。
俄羅斯的強硬似乎給北約打了一劑強心針。很多分析家都一致認為,北約再次對安全防御產生興趣,而俄羅斯的挑戰很可能導致其與西方關系的軍事化。
不過,北約的難處在于,目前各國經濟疲軟,復蘇遲遲沒有來臨,增加軍費對于它們來說是不可能的。同時,北約內部一直以來都存在分歧,以前在對俄羅斯問題上存在分歧,現在仍是如此。
俄羅斯目光東移
隨著與西方關系的惡化,俄羅斯承受著西方制裁的苦果,開始把目光轉向東方,向亞洲尋求幫助。
莫斯科方面現在迫切地推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對華供氣合同,并且與越南就加入關稅聯盟的問題展開高級談判,同時還游說印度參與一系列經貿合作項目。
不過,烏克蘭危機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事態發展,是金磚國家集團在許多方面支持俄羅斯。前不久,澳大利亞表示將禁止俄羅斯參加今年11月的G20峰會,金磚國家嚴正要求澳大利亞不要如此行事。
如果說金磚四國只是政治上支持俄羅斯的話,那么,軍事上要與西方對峙,俄羅斯有一張王牌。陳玉榮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是一個軍事聯盟的集團,一旦俄羅斯與北約發生軍事上沖突,那么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是有義務助俄羅斯一臂之力的。”
據報道,2009年2月4日在莫斯科舉行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峰會時,媒體稱“俄羅斯叫囂組建新華約,制衡北約”。
由此可見,今天的形勢之下,俄羅斯大有集中一些非西方國家,重溫“華約”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