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儉戒奢是大事
□ 兩軍對壘,歷來是綜合實力的較量。裝備落后、指揮失誤會吃敗仗,作風不過硬照樣會吃敗仗
“作風就是戰斗力”,是徐向前元帥的一句名言。對于一支軍隊來說,能否崇儉戒奢并非小事,而是關系到部隊戰斗力的大事。
官奢兵必逸,兵逸必失利。軍事活動歷來是高強度、高風險的對抗,注定與安逸無緣,與享受無關。一支軍隊如果害怕艱苦,片面追求生活舒適,就會斗志渙散,損害戰斗力。
“有國者未嘗不以恭儉也,失國者未嘗不以驕奢也。”古羅馬軍團曾經是一支縱橫馳騁、所向披靡的精銳之師,后來卻在紙醉金迷、驕奢淫逸中喪失了戰斗力,最終導致一個龐大帝國分崩離析。滿清“八旗兵”入關前曾是“威如雷霆,勢如風發”的“虎狼之師”,入關之后終日“三五成群,手提鳥籠雀架,四處閑游,甚或相聚賭博”,逐漸兵不成兵,將不成將,結果在鴉片戰爭中不堪一擊。
毛澤東說過:“對于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的嚴重現象,如果不加以徹底肅清,它們就要腐蝕我們的黨,腐蝕我們的政府,腐蝕我們的軍隊,腐蝕一切財政經濟機構和一切革命的群眾組織,使我們的許多干部人員身敗名裂,給我們的國家造成極大的災害,一句話,這就有亡黨、亡國、亡身的危險。” 把奢侈浪費上升到“亡黨、亡國、亡身”的高度,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也與傳統文化中“奢,惡之大也”的道德評判相一致。
戰國時代的田單曾率齊軍打敗燕國,連下70余城。后來,在攻打狄國時,卻3月而不能下。于是,他向魯仲連請教。魯仲連說:將軍在即墨時,能艱苦奮斗,與士民同甘苦,無驕奢之心,有復國之志,所以能破燕復齊;如今將軍東有豪華別墅,西有娛樂場所,金銀珠寶無數,有偷生之樂,無必死之心,狄國再小,也不能勝。
兩軍對壘,歷來是綜合實力的較量。裝備落后、指揮失誤會吃敗仗,作風不過硬照樣會吃敗仗。淮海戰役中,國民黨中將黃維被俘后并不認輸,當他目睹了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這些布衣將軍后,才幡然醒悟:“在下不光敗在戰場上,更敗在作風和精神上。”我們應汲取歷史智慧,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決不能敗在“作風和精神上”。(作者瞿建波 單位:廣東省潮州軍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