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影響,自520后大陸觀光客減少赴臺,進而使得購物店、游覽車、導游、旅館業、洗滌業者、伴手禮店等觀光產業業者的生計遭到嚴重沖擊。11個觀光相關協會組成的“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在未來產業前景無明顯轉好跡象的情況下,動員上萬人、150輛到200輛游覽車上街抗議。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3日發表社評說,這是繼9月3日軍公教退休人員協會,號召十幾二十萬人上街抗議臺當局推動年金改革“污名化”軍公教后,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又一場大型的街頭抗議活動。抗議接二連三發生,說明許多民眾對于民進黨執政百日之后的許多政策有所不滿,才會選擇以走上街頭來表達心聲。若非忍無可忍,誰又會想要走上街頭!
面對各界不滿的情緒,民進黨當局與相關人士的第一反應,不是設法解決問題,而是把責任推給前任當局。當觀光業者要上街表達希望臺當局改變政策以吸引陸客赴臺時,臺灣方面陸委會副主委卻對外表示:陸客來臺人數持續下降,是前臺當局開放時沒告知業者“水龍頭會關上“的風險,以致業者沒做好風險管理,蒙受重大損失。將責任完全推給前臺當局,不知為何要政黨輪替?
至于道路收費員安置爭議,民進黨當局的官員和綠營民代均將責任推給“前朝”,政務委員委林萬億表示,對“前朝”的錯誤,臺當局概括承受;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則說,“前任交通部”和遠通簽約內容對勞工不利。姑且不論當初臺灣道路電子收費系統,是在前次民進黨當局執政時將自建變更為BOT案,僅就其發言內容而論,就可看出民進黨當局將責任推給前任的手法。
當然將責任推給前任的不只是這些。臺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民進黨當局上臺后邀請函中標注“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及“一中原則”,被外界視為是“國際空間”的限縮。然而民進黨“立委”卻反而批評,當年國民黨“衛生署長”的發言內容,傷害臺灣的“主權”,并強調“民進黨的參加和馬當局的參加完全不同”。又是另外一種形式把責任推給前朝。
尤有甚者,當國際法院仲裁庭裁定臺灣在南沙群島的太平島是“礁”不是“島”,明顯是民進黨當局事前錯判情勢,認為仲裁庭將不會針對太平島的地位做出裁定。事后民進黨“立委”卻認為“倒楣,我們被馬英九害了!”,“因為馬英九卸任前不斷強調太平島,是從‘中國’老祖宗就流傳下來的,進而影響了南海仲裁判決。”這么離譜的卸責手法,難怪連網友都看不下去,紛紛留言表達不滿。
蔡英文曾在新當局上任滿3個月的記者會上表示:“人民選擇我們,是希望新當局能務實而勇敢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人民也不會希望新當局將責任全部推給過去”,“承認有些事情考慮不夠周全、做得不夠好,當這種情形發生的時候,我們會調整、會誠實面對,我們會改變,我們不會硬拗”。蔡英文的這番談話,拿來與上述民進黨官員及民代的說法加以對比,就顯得有多么地諷剌。
文章最后說,明明知道執政后不該將責任推給前當局,否則人民為何要選出新當局?只是實際上在面對民意反彈時,為了卸責卻又很容易把前當局拿來當墊背。如果前當局真的有不足之處,新當局拿來說嘴,尚情有可原。偏偏是有許多是本身執政時所制造出來的問題,卻硬要推給前當局;只見硬拗,未見誠實面對,怎么對得起投票支持的群眾?老是想要將責任往外推,算是哪門子的執政黨呢?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