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9日在與美國國務卿克里會晤后對媒體說,會談中談到了臺灣問題,雙方各自重申了立場,“我想臺灣問題在可控的狀態之內”。中評社25日發表快評文章認為,王毅的說法十分到位,很能說明問題。
文章說,這是王毅作為中國外長首次訪問美國,主要議題是新型大國關系、敘利亞、朝鮮、伊朗、海上爭端、網絡安全等熱點問題。不過,作為中國前國臺辦主任,王毅前幾年曾數次訪美,與美官方和學界談臺灣問題。此番作為外長訪美,是否與美方談到臺灣問題和美對臺軍售問題,媒體頗為關注。在會見結束走出國務院大樓時,王毅被守候的記者問到有無涉及臺灣和軍售問題,王毅簡單地回答:“在臺灣問題上,我們闡述了我們的原則立場,這是毫無疑義的,美方也重申了他們的一貫主張。我想臺灣問題是在可控的狀態內。”
文章認為,王毅稱“我想臺灣問題在可控的狀態之內”,十分到位,很能說明問題。
臺灣問題長期困擾中美關系,堪稱為中美關系的負資產。但是,中美之間關于臺灣問題,有分歧,當然也有共識。關鍵在于是共識大于分歧,還是分歧大于共識。我們認為,如果是在可控的范圍,那就說明,中美關于臺灣問題是共識大于分歧。如果分歧大于共識,就應該超出了可控范圍,或者就是不可控的了。
臺灣看中美關于臺灣問題的分歧,總是覺得分歧大于共識。所以,王毅的上述講話,可供臺灣方面換位子思考一下。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