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中央日報》網絡版9日發表社論說,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經濟政策與所得分配上,不同的政黨執政未必會立即看到明顯的改變,但兩岸關系卻是面對著一個重大的分水嶺。或是繼續近年來和解合作的路線,或是陷入沖擊震蕩與倒退。
社論認為,馬英九與蔡英文,恰是代表了兩岸關系兩條方向不同的路線。馬英九提出的,是延續他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和解、交流與合作;蔡英文代表的,則是不接受“九二共識”,及任何因之而來的變化。
社論指出,臺灣面對的現實環境是,無論在歷史、文化、地理、經貿、民間交流乃至主權爭議上,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關系千絲萬縷,過去、現在、未來,都不可能徹底切斷。尤其以中國大陸日益增長的政經力量與國際影響力,臺灣在決定將來走向時,都必須考慮并處理中國大陸這個變數。
社論說,馬英九為兩岸和解找到了立足基礎。雖然兩岸對“九二共識”的解讀不同,一邊是“一中各表”一邊是“各表一中原則”,但真正重要、并攸關人民福祉的是,雙方愿意在一個最起碼的模糊共識下,以容許對方各說各話的態度,放下目前解決不了的爭執,轉而積極推動交流改善關系。
相對的,蔡英文一方面畫出愿景,表示若當選,會建立“臺灣共識”,持續與對岸協商,讓兩岸經貿等交流持續推展,兩岸關系只會持續前進,不會停滯或倒退;但另一方面,又指責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是附和對岸的“一中”原則,將以“終極統一”為代價。這種全盤否定“九二共識”存在的立場,意味著將把現在兩岸和解的重要立足基礎,從我們的腳下抽走。
結果會如何?陳水扁當局八年封鎖,大家記憶猶新。蔡英文如果提得出一個比“九二共識”更好的處理方案,大家當然很歡迎,但是到目前為止,完全看不到廢棄了“九二共識”后,蔡英文有什么足以說服中國大陸延續現行和解政策的方案或論述。
社論指出,兩岸政策不能只是空中樓閣,夢想人人會做,重點在于在現實中有效可行。大陸在決策時,也必須面對自己內部的壓力與角力,如果臺灣問題處理失了立場,豈非成了千古罪人?如果毀棄了“九二共識”這個交流基礎,勢將沖擊現行各項合作交流,好不容易獲致良性發展的兩岸關系,又不知要倒退到什么地步。
近來許多企業家紛紛表態支持“九二共識”與兩岸和平,蔡英文卻批評為馬英九和大財團在一起,這是藉挑起階級對立掩蓋民間對兩岸沖擊的憂心。企業家希望臺灣能繼續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擴大發展機會,其心情與一般民眾有什么不同?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