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9月2日證實,美軍1日深夜對宗教極端組織索馬里青年黨營地發動空襲,目標是“鏟除”該組織頭目艾哈邁德·阿卜迪·古丹。國防部發言人柯比當天在記者會上說,美軍派出戰斗機和無人機執行空襲任務,但行動評估結果尚未出爐。
涉足非洲 表態反恐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頻繁地在非洲反恐問題上刷“存在感”:
8月12日,美國《福布斯》網站報道,為支持法國打擊北非恐怖主義,美國總統奧巴馬撥出1000萬美元相助。
除了支持盟友,美國還會“親力親為”。據美國《國防新聞周刊》8月7日報道,美國國防部欲將近700萬美元的經費轉用到對非情報行動上,以對抗該地區頻頻制造暴力事件的恐怖組織。據一名奧巴馬政府高級官員稱,白宮對“基地”組織的打擊行動將擴展到整個撒哈拉地區。
美非峰會后,奧巴馬在8月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未來3至5年,美國每年將投入1.1億美元幫助非洲國家發展維和力量。美國先期將向加納、馬里、尼日爾、尼日利亞等6個國家投入6500萬美元,幫助它們建設“強有力的職業化安全部隊”。
展現強勢 表明立場
最近ISIS讓美國忙得焦頭爛額,為什么美國此時還要拿出精力在非洲反恐呢?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李群英教授表示:“很多國家都有‘基地’組織的分支,一時難以全部消滅。于是美國采取了‘能消滅哪個就先消滅哪個’的策略。”
美國這種捏軟柿子的行為實際上是為了表明強硬的姿態。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于鐵軍認為:“反恐是美國的一個國策,目前對中東問題美國勢必會采取行動,在非洲這些地區則更多的是顯示其姿態。”
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汪曉風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對索馬里青年黨的反恐行動并不是美國外交的重點,這與奧巴馬面對的國內壓力有關。近日奧巴馬的軟弱立場在國際國內都被廣泛質疑,所以對索馬里青年黨采取行動是他表明立場或者姿態的行為。”
還有分析認為,對于美國來說,打擊時刻的選擇還有另外的意義。于鐵軍說道:“這次打擊與‘9·11’紀念日有很大關系,在時間上也很契合。此外還可以為其11月的中期選舉造勢,顯示奧巴馬的決心。”
既為安全 也為政治
在談到美國未來在非洲的反恐格局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地區合作室主任祝鳴表示:“非洲國家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是沖在最前面的,而美國只是在后面出錢出武器或者進行訓練,所以美國在非洲反恐問題上采取的不是單邊主義的而是多邊主義的原則。”
汪曉風也認為:“目前奧巴馬已經步入第二任期的尾聲,未來需要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不管是烏克蘭問題還是恐怖主義的問題都要有所表示。奧巴馬想要為自己的總統任期做一個收篇,要讓美國沿著他指定的路線去恢復實力,重建領導力,但是也不要犯以前的錯誤,陷入類似阿富汗、伊拉克等問題的泥潭中。”
由此看來,出于安全及政治作秀的需要,未來美國將持續對非洲極端組織進行打擊,但是美國不再希望走在非洲反恐的第一線,而是希望國際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既希望美國繼續領導,又不希望責任擴大化。(張奕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