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道 美聯社8月8日報道稱,奧巴馬總統在伊拉克奉行的新軍事戰略意味著遏制而不是摧毀目前控制著伊拉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伊斯蘭好戰組織。這就讓人對美國會在多大程度上被卷入這場宗派沖突以及單靠空襲能否終止好戰分子的勢頭產生了疑問。
繼2011年將美國軍人撤出伊拉克后,奧巴馬堅稱不會重新向伊拉克派出地面部隊。不過就算是有限的空襲也表明奧巴馬認定,在打了一場歷時8年的戰爭但未能帶來持久和平后,美國軍隊不能繼續處于蟄伏狀態。
下一步采取何種行動可能要看“伊斯蘭國”這個極端組織的動向了。
奧巴馬政府堅持說,空襲和人道主義空投并非啟動了一場旨在打敗好戰分子的曠日持久的戰爭。
路透社8月8日報道稱,盡管戰機向伊拉克北部地區的伊斯蘭好戰分子投下了首批炸彈,但奧巴馬總統在政府內外飽受質疑:這場沖突預示著伊拉克將四分五裂,而他所限定的有限行動是否足以改變這場沖突的力量對比。
此前幾個月,奧巴馬堅持避免讓美國在這場沖突中采取直接軍事行動。但他現在被逼到了墻角。雖然不情愿,奧巴馬還是下令對那個美國人認為他們早就放棄了的國家實施干預。
奧巴馬2008年能當選總統,那要歸功于他提出的將結束伊拉克戰爭的競選綱領。自從撤走美軍后,奧巴馬首次讓美國重新擔起了作戰職責。至于他是否能全身而退,目前存在很多疑問。
奧巴馬對烏克蘭、加沙和敘利亞危機的處理已導致其對外政策在國內外飽受詬病。鑒于此,他可經不起再次遭遇重大挫折了,因為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即將過半,其政治遺產亦呼之欲出。
美國官員們希望,發動空襲會為華盛頓重新武裝當前遭到遜尼派好戰分子猛攻的庫爾德軍隊提供喘息之機,并可讓伊拉克軍隊得以完成重組。2014年6月上述伊斯蘭分子發動閃電攻勢,伊拉克北部地區的該國軍隊已潰不成軍。
鑒于多位美國官員都堅稱,目前沒有計劃對好戰分子發動“持續戰役”,華盛頓的很多人士都認為,空襲或許只能削弱伊斯蘭分子的挺進勢頭,而不能實際上擊退他們。那個自稱“伊斯蘭國”的團體已在其掌控的伊拉克和敘利亞大部分地區宣布建國。
一些美國官員私下里表示,政府內部并不能確定奧巴馬的目標和最后的脫身計劃。奧巴馬及其助手則堅稱,美國不會向伊拉克派遣地面部隊,也不會在伊拉克被拖入另一場全面戰爭。
但對華盛頓的很多人士來說,奧巴馬規定的美國實施干預的界限——即保護美國在伊人員并防止他所稱的“潛在種族滅絕行為”——仍不明確。
據法新社8月8日報道,奧巴馬當初能夠當選,就是因為承諾要結束美國在伊拉克的“愚蠢戰爭”。
而今,為了對抗好戰的圣戰分子發動的“野蠻”攻勢,美國發動了空襲。
2012年,奧巴馬競選連任。他當時很自豪,因為就在前一年,他終于從“穩定和獨立自主的伊拉克”撤走了美軍。
如今,奧巴馬卻成了連續第四位對伊拉克采取軍事行動的美國總統。老布什把伊拉克軍隊趕出了科威特,克林頓轟炸過伊拉克防空系統,小布什攻打過伊拉克。
奧巴馬堅稱:“我不會允許美國被拖入伊拉克再去打一場戰爭。”
但正如最近發生的多起沖突所表明的那樣——奧巴馬肯定也很清楚,一旦美國的飛機升空并開始發動空襲,那就不可能確定這場沖突的結果了。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和公共事務學教授朱利安·澤利澤說:“美國加大介入力度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因為他們已經承認,那里出問題了。但顯然可以預見的是,奧巴馬承諾說這次行動(的范圍)將是有限的,但這種承諾是不會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