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7月9日在會見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時說,克林頓的訪問對加強蒙美關系、鞏固蒙古國的民主將發揮重要作用。克林頓則表示,兩國“全面伙伴關系”的基礎是雙方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利益”,這也是美蒙建交25年,尤其是最近10年來關系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進入21世紀以來,蒙美關系迅速發展,尤其是2005年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和時任美國防長拉姆斯菲爾德首次訪蒙,進一步提升了蒙美雙邊關系。蒙將美國看作是最重要“第三鄰國”之一,而美國也愿意成為蒙古國的“第三鄰國”。2011年,額勒貝格道爾吉訪美,同年,美國副總統拜登回訪。雙方的高層互訪和政治互信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美國欲通過蒙古國向其他亞洲國家推行民主價值觀的目的非常明確。美國駐蒙古國大使埃德爾頓曾表示,美蒙關系重要內容之一是在發展民主方面的成功合作。2011年,在美國的主導下,蒙古國當選“民主國家共同體”輪值國主席,并舉行了一系列活動。蒙古國領導人也認為中東、北非等國家應該學習蒙古國的經驗,通過和平實現民主。
隨著蒙美關系不斷發展,美國國際開發署向蒙提供了一系列無償援助。據統計,建交25年來,美國向蒙古國提供了5億多美元的無償援助,其中2.2億美元用于實施各種援助項目,2.85億美元在“千年挑戰基金”框架內實施援助。這些援助只有美國認可的“民主國家”才能得到。
作為回報,蒙古國則積極支持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戰爭。作為軍隊人數最少的國家之一,10年來蒙古國向乍得、南蘇丹等國派出維和軍人近6000人。美國因此也在烏蘭巴托為蒙軍修建了國際維和訓練營,并從2003年起與蒙舉行聯合軍演。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重視發展對蒙關系,主要基于蒙古國位于中、俄兩國之間的地緣位置這一現實。在美國意欲重返亞洲的形勢下,蒙古國的戰略地位顯得更為重要。同時,美國也覬覦蒙豐富的礦產資源,美國的皮博迪等公司正全力競爭位于中蒙邊境蒙古國塔溫陶勒蓋煤礦就是一例。
蒙古國在發展與中、俄兩大鄰國友好關系的同時,也積極發展與美、日、歐盟等國家和組織等“第三鄰國”的外交關系。蒙視“第三鄰國”為其國家安全支柱,基于雙方各自的戰略考量,蒙美關系將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