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一些領導干部任期將滿,于組織、于百姓而言,最大的期望就是他們能夠慎始敬終,正確對待個人進退流轉,站好最后一班崗,交好手中接力棒,不把問題往后拖,不把困難留后人,不把矛盾交下屆。
但在實際工作中,有少數干部卻在轉崗當頭之時,不能夠正確對待個人進退流轉。有的滋生“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船不到岸先拋錨,車不到站油門松,不再用心工作、專心做事,手頭的工作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有的產生“有錢不用,過期作廢”的錯誤思想,大肆揮霍單位資金,該花的錢“攢足勁頭”花,不該花的錢變著花樣花,只有一個目的,在卸任之前把錢花完用完,不給下任留下“一分錢”;有的信奉“有權不用枉為官”,封官許愿,大動干部,為自己卸任鏟除異己,留下“親信”,防止人走茶涼;更有甚者,以權謀私,貪污腐化,天要亮了還撒泡尿在床上,落得個功虧一簣、晚節不保、離開單位進班房,拋下家人成罪人。
行百步者半九十,關鍵時候看擔當,對領導干部而言,離任之際是對黨性觀念的一次“大考”:考的是關鍵時刻能否靜心淡定,不濫用職權、不揮霍公款、不張揚私欲,做到是非面前不含糊;考的是最后關口能否守土有責,集中精力抓大事、心無旁騖解難事、群策群力化煩事,做到加快發展不動搖。在這個過程中,只有領導干部把握住自己,組織部門把住關,才能為后來者打好基礎鋪好路,不給自己留下一個壞名聲,不為后任留下一個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