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人民日報報道,鐵道部表示,媒體報道的在建靖宇至松江河鐵路存在“騙子承包、廚子施工”和工程質量隱患等問題屬實,是一起典型的工程質量重大責任事故。鐵道部決定,施工單位有關責任人清除出鐵路建設市場,事故涉及的16個墩臺、兩座特大橋將全部返工。
這起重大責任事故,又一次敲響了質量與責任的警鐘。鐵道部在做出一系列處罰決定后表示,“為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鐵道部將制定措施,切實加強鐵路工程管理。”在深挖細究的基礎上舉一反三,確有必要。
一是工程招標承包的潛規(guī)則如何打破。一個投資數(shù)十億元的鐵路建設項目,竟然輕易讓“騙子承包、廚子施工”的荒唐鬧劇得逞,招標單位應當承擔失察責任,違規(guī)招標、違法分包背后的利益交易應當查清。構筑打破建筑行業(yè)潛規(guī)則的防范網絡,才是治本之策。
二是質量監(jiān)管部門如何跑贏媒體。面對宇松鐵路施工者“這趟火車通了我可不敢坐”的感嘆,監(jiān)管部門該認真反思,監(jiān)管滯后的痼疾何時治愈。
三是“豆腐渣”工程的違法成本如何提高。鐵路工程質量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偷工減料、違規(guī)操作,無疑會埋下重大隱患。從這個意義上說,工程質量偷工減料無異于圖財害命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應當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