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制圖/師春雷
公車改革新方案出臺后,按照新方案,我國將取消副部級以下領導干部用車和一般公務用車。司局級每月交通補貼1300元、處級800元、科級及以下500元。有杭州、溫州等地基層公務員表示,“每月500元,明顯不夠用。”還有的官員抱怨說:車補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
有些基層“車補”確實不夠用
車補少了不能“出差”,尤其對基層公務員而言影響更甚,這是他們在“撒嬌”呢還是車補不宜搞一刀切?
日前,公車改革全面啟動。同一時期,我參加了一個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的主題本來并不是公車改革,但由于調研中頻繁接觸各級公務員,因此,也就了解了一下各地公務員對公車改革的看法。
市級以上機關一般公務員:很少使用公務車
文件下發的當天上午,國務院一個部委的兩個司長陪同他們部長到我們單位開會,兩個司長都是從家里乘地鐵到我們單位。當問及他們為何不從單位要車前來時,兩個司長基本上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很少從單位要車,平時在北京開會,都是乘地鐵或者公交,方便又有時間保證”。
事實上,我所在單位的部級以下官員,平常在市區開會、辦事,也少有乘坐單位的公務車。只是偶爾有人乘坐出租車,回來后憑會議通知報銷出租車費,但還要寫一個說明,說明用途、具體往返地點、批準人等。因此,調研發現,中央部委多數公務員對此次公車改革方案大都持贊同意見。在我們去地方調研時,我發現,當地省、市機關處級以下公務員也是大體一致的觀點,他們平時很少使用公務車,為了省時省力,多數人在市區內辦事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用私家車。因此,在中央和省市機關的層面,公車改革受到普遍歡迎。
基層公務員:公車改革不宜一刀切
在基層調研時發現,基層公務員雖然支持公車改革,但許多人也提出,改革不能搞一刀切。有的基層公務員說,基層公務員級別低,按現在的改革方案,基層公務員最多每月能拿到700多元的補貼。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基層公務員特別是鄉鎮公務員,多數時間都要走村入戶。一個包村干部說,這些補貼即使開自己的摩托車,也是勉強夠油錢,就別談什么車輛損耗了。而在黑龍江、內蒙古調研時,有的基層干部反映,在有些地方,鄉鎮政府到有的村莊甚至有200多公里,而且一年中半年多天氣寒冷,不開車到村里很不現實,五六百元的車補可能只夠去村里兩三次的車輛油費。這樣,今后誰還愿意到村里去?但鄉鎮干部不到村里去又怎么履行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