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建筑央企發展規模持續擴張,陸續推行區域化發展戰略,調整市場布局,加強資源整合。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疊加疫情因素,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對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建筑企業,尤其是建筑央企應發揮主力軍、國家隊作用,及時調整生產經營機制和市場布局,優化生產要素、市場資源的配置,構建區域化經營管理體系,適應國家重大生產力調整的變化。
從企業自身看,隨著集團規模擴張、競爭升級,要求企業建立區域化的市場開發能力,靠前指揮,提高決策效率,縮短反應鏈條,集團總部則可聚焦于戰略、薪酬、考核與監督等職能。子企業小、散、弱等問題長期制約企業發展,各自為戰,重復建設,造成了內耗和同質競爭,需要區域化思維,聚沙成塔,建筑央企的區域化發展戰略文/劉兵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實現錯位競爭差異化、集團利益最大化。
對標歐美日韓發達國家的特大型建筑集團,如萬喜、威立雅、現代等,發展過程中圍繞產業鏈多向滲透,多維擴張,多元發展,提高規模效益。縱向上向EPC全產業鏈和投建營全周期轉型,發揮投資撬動功能,業務領域涉及水、能源、生態環保、資源開發等領域投建營一體化,威立雅在蘭州、海口、天津等多地參股水務運營;橫向上實施區域化、本土化發展,全球布局,區域協同,ACS公司通過推行區域化及戰略并購,提升全球配置資源能力,深耕屬地化經營,實現了快速擴張。國內SC、RC、CC等建筑央企,陸續推進區域化實踐,以適應內外部形勢變化和企業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區域化戰略,就是將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按區域劃分,以重點市場為中心,經營職能重心前移,建立區域性機構統籌引領整合資源和生產要素,形成最大合力,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一體化解決方案,為子企業在市場開發、高端對接、品牌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務和保障。
建筑央企的區域化,主要有三種模式:總部對區域的授權和支撐力度,是區域化有效運轉的關鍵。THEINDUSTRY視點觀察54區域總部模式(總部職能延伸,模擬法人)、區域公司模式(二級法人實體)、區域總部/區域公司兼容模式(“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企業應綜合考慮經濟形勢、區域特點、企業實際和發展需求等管理要素,確定適合的模式,明確相應的功能定位。
區域化是集團化的衍生,區域總部是集團總部的延伸。建筑企業區域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強化區域市場引領支撐,發揮統籌協調,提供服務保障,改變以子公司為單一開發主體的傳統做法,探索完善“總部管總,區域主戰,平臺協同,資金聯通,子企主建,共同開發”新模式。集團總部定戰略,把方向,管大局;區域總部統籌引領協調區域市場;專業平臺深耕專業領域;資本平臺努力構建金融全牌照、一站式服務體系,助力企業發展、產業轉型;子企業以履約和攻堅為主;最終形成上下聯動、高效運轉、快速反應、協同攻堅的良好態勢。
區域總部要堅持市場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贏,理順區域發展中的關系。對集團總部,應理順授權界面,明確權責關系,以降低其管控壓力,促進總部職能聚焦;對專業和融資平臺,要發揮其專業化引領,共同謀劃,優勢互補;對設計、施工和裝備等子企業,要統籌做好區域市場的排兵布陣,充分調動其市場主體的主動性;對重點客戶、重點區域,要做好高端對接,樹立集團品牌形象;還要在集團總部授權范圍內,處理好市場與現場的關系、局部利益和全局發展的關系、長遠發展和當前利益的關系、黨建引領和文化融合的關系,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和公平的原則,發揮引領,統籌兼顧,將處于不同發展階段、業務板塊的子企業緊緊凝聚到一起,統領營銷力量和市場資源,把握宏觀,對接高端,整合資源,謀篇布局,做大增量,聚焦重點,抓住重大戰略機遇,獲取重大項目資源。
加強宏觀研究。運用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科學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區域形勢、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發展潛力、社會環境等,系統研究蘊藏的機遇、風險、挑戰和趨勢,結合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和差異化優勢,明確細分區域、細分市場的競爭策略(如在某省域、產業宜采取的培育、發展或退出等)和業務發展規劃,謀篇布局,聚焦重點,一域一策,因地制宜。我國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振興東北等,是建筑央企主動擔當的主陣地,也是區域化實踐的主戰場。新型舉國體制趨勢持續顯現,全國一盤棋,統一大市場,南水北調、西電東送、東數西算等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水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雙碳目標、應急救援等國家急難險重任務,都需要建筑央企發揮主力軍、國家隊作用,加強市場研究,統籌集團資源,服務重大戰略,提高參與度、貢獻率。
加強高端對接。做好頂層設計,擘畫合作藍圖,深化戰略合作,服務區域發展,推動政企雙方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大范圍、更廣領域邁進,深度融入區域高質量發展。與重要客戶保持高層常態化交流互訪,充分利用重要展會、重大活動等,推動高端經營向縱深邁進。堅持規劃先行,加強區域市場需求側研究,結合區域客戶需求和發展難點,打通堵點,超前規劃,引導投資,提供系統性、一體化、全周期解決方案,創造需求,把握先機,與客戶共同成長。健全市場網絡,分級分類推進市場研究和需求對接,做大市場增量,拓展發展空間,為子企業發展提質賦能。
加強資源整合。以市場和戰略為導向,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鏈整合,做好排兵布陣、資源統籌,通過區域調配、協同作戰等方式,運用信息化技術,推動人力、資本、渠道、信息、產品、資質、品牌等生產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高效整合、協調一致,確保區域市場產生最大競爭力、最優經濟性。縱向上沿價值鏈、產業鏈整合集團規劃設計、施工建造、運營管理、資本運作等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橫向上通過兼并重組、特許經營、渠道共享、戰略聯盟、技術聯合(如校企聯合的研究中心)等方式,整合外部資源,提高各環節的效用和價值。
加強創新引領。創新商業模式、業務模式、合作模式,勇于突破條框束縛和機關作風,眼睛向外,堅持市場導向、問題導向、發展導向,將集團戰略部署和一線戰術需要有機結合,做好增量,減少“內卷”。大力推動以環境、交通、2022.10施工企業管理55社會服務設施建設為導向的EOD、TOD、SOD綜合開發模式創新,多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規模效益。
創新融資模式和資本運作,用好政策和融資工具,獲取低成本資金;聚焦專業核心和投建營一體化優勢,加強資本運作。引領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新基建、新能源優勢,加強新型電力系統的研究應用,助力雙碳目標;推廣BIM等數字化應用方案,提高市場競爭力。
授權保障。總部對區域的授權和支撐力度,是區域化有效運轉的關鍵。通過有效、適度授權,明確兩級權責,理順管理關系,清晰管理界面。從定位上看,區域可以是總部市場經營的職能延伸、五臟俱全的小總部,或是兩者的平衡。不同定位對應不同的管理模式,即便是同樣的定位在權責、流程、保障機制方面仍有多種選擇。總部應根據不同區域特點和業務發展情況,制定不同的區域職能定位,并進行相應授權,逐步實現模擬法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組織保障。基于總部的定位與授權,圍繞管理流程構建市場布局導向,加強區域化的組織機構建設,逐步實現組織區域化、設置標準化。從組織架構、管控模式、權限設計,乃至部門和崗位職責設置等,完善區域各層級營銷機構、管理組織,整合市場資源,協調市場秩序,減少重復建設,實現可復制擴張。
制度保障。加強制度建設,將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及時轉化為規章制度,嵌入業務流程,加強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強化制度剛性約束。建立系統完整、科學合理的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和監督約束機制,維護內外部環境的公平性,激發市場主體和各級團隊的積極性,真正做到管控有力、協調有效、競爭有序。堅持市場化原則調度集團內資源,統籌兼顧,避免違背市場規律生拉硬配,損害各級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集團利益。
品牌保障。要樹立集團的統一品牌形象,在區域內實現統一的品牌標識和LOGO,實現品牌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加強企業形象宣傳,多渠道宣傳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形象,確保品牌宣傳效果,尤其是在涉及國家安全等急難險重的任務,要快速反應,主動擔當,發揮專業優勢,展現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美譽度。加強品牌梳理與協同,有效融合集團品牌和子品牌兩級品牌,強化在集團統一品牌塑造的基礎上,發揮子品牌差異化優勢,創造最大市場競爭力。
管理保障。逐步實現區域市場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籌發展,增強整體協同作戰的能力,確保區域化運營模式有效運行。加強能力提升,聚焦市場經營,大膽解放思想,不斷提升團隊素質和能力,守正篤實,敢于創新,久久為功,善做善成。加強精細化管理,著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機制活力,夯實管理基礎。
資源保障。加強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和渠道、信息、客戶等市場要素的整合,優化配置,有機融合,創造出新的資源和更大的價值。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完善、快速、高效的資源整合與共享平臺,為組織成員之間溝通協作提供支持,為前方市場做好后臺支撐。
合規保障。加強法治合規與風險內控工作,切實提升公司依法合規經營管理水平,強化管理提升,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發展。著力健全依法治理體系、規章制度體系、合規管理體系、科學決策體系,持續提升法治工作引領支撐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和數字化管理能力。引領子企業加強區域內的市場風險識別和管控,依法合規經營,做好商業模式指導與前方協調。
黨建引領。把黨建工作和企業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共同促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文化融合,提高集團凝聚力和子企業的向心力。成員企業各不相同,企業成員五湖四海,只有共同的戰略使命、發展愿景和包容的文化,才能把各級組織、人員凝聚到一起。
法無定勢,水無常形,戰略模式沒有“萬能公式”,管理的藝術就在于因地制宜,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探索中前進,發展中完善,才能形成更加有效的管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