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臺灣美食周展美味不忘嚴把安全關
端著現榨的果汁,啃著熱騰騰的五香肉卷,再來份油炸冰淇淋感受一下冰爽的感覺……昨天是嘉興臺灣美食周第二天,得益于天氣轉晴及活動影響力擴大,臺灣美食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青睞。截至昨天下午4時許,兩天的營業額超過8萬元。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參展企業大多是臺灣品牌食企,他們不僅一如既往地“秀”美食、搶商機、打品牌,還以多種方式確保食品安全。
報名參展食企“50進30”
拿起一塊炸好的雞排,剪成小塊后,蘸上五香粉、胡椒粉和蒜頭粉,一份可口的極具臺灣風味的大雞排便遞到了消費者手中。記者來到豪大大雞排攤位前,工作人員萬孝林正在拆一個航空郵包。“這里有5000多個我們專用的大紙袋,都是剛從臺灣空運過來的。”萬孝林告訴記者。
據萬孝林介紹,此次來參加嘉興臺灣美食周活動,公司可是動足了腦筋。為了能帶給嘉興市民原汁原味的臺灣美味,五香粉等佐料、包裝袋都是從臺灣空運過來的,雞排也是從該公司上海店取來的。“空運的成本比較高,但賣價跟臺灣一樣,主要想擴大我們的美食在嘉興的品牌影響力。”萬孝林說,目前,該美食品牌已在上海擁有近100家加盟店。此次,受活動現場條件所限,該公司甘做“地攤王”。
“別看他們在這里設攤展銷,但都是享譽臺灣的美食企業。”據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工作人員劉迪介紹,此次美食周活動,吸引了臺灣當地50多家食企報名,有些還是老字號,經過篩選,確定了30家。“我們來之前,協會召集企業負責人開會,強化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劉迪說。
借來冰柜為保鮮
新鮮的牡蠣加上蔬菜和配料,現場制作的蚵仔煎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品嘗。別看這些牡蠣吃起來很美味,可制作過程卻并不簡單。
每天早晨6時該攤點工作人員王乃晟就起床了,前往附近的市場進行材料選購。買好的牡蠣里面有一些小貝殼,他要一一洗干凈,還要用鹽抓洗,確保吃了后不硌牙。記者在該攤點發現,一旁的冰柜里放著一些洗凈的牡蠣。“我們向賓館借了3臺冰柜,以確保肉類和水產品的新鮮。”王乃晟說。
“現在氣溫較高,看到東西從冰柜里拿出來,大家吃著也放心。”家住建明公寓的趙大爺吃著臺灣泡菜臭豆腐說。現場張貼起工作人員健康信息、每天新熬制醬料、所購肉類建立索證索票制……記者從區三產發展局了解到,區計衛局、區食藥監管分局、區工商分局等相關部門在活動開幕前,專門召集展銷食企負責人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確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