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專家來棲霞參加“長春湖對話暨共享經濟理念與實踐”研討會。(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棲霞訊 10月16日至17日,由海峽兩岸城鄉發展合作委員會主辦的“長春湖對話暨共享經濟理念與實踐”研討會在棲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30余位學者和業者就共享經濟各抒己見。
共享經濟的實質是對個人信用及物質、空間、服務、思想等資源的共用、共享。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發展方興未艾。未來共享經濟不但將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還有可能帶來社會多方面變革,人們應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更開放的未來。
臺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龐建國表示,大陸是世界共享經濟領域的領頭羊之一,臺灣必須把自己的競爭優勢鑲嵌進大陸共享經濟的平臺,才能搭上共享經濟快車。
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理事長張玉成以“田園綜合體”為例,介紹了臺灣一些農場在經營中把農業生產、食品加工、文化旅游、教育推廣等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共享理念。他表示,愿與大陸各地分享臺灣在共享農業發展方面的經驗,與大陸業者共享合作、創造共贏。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文說,臺灣發展共享經濟的舞臺一定在臺灣之外,因為共享經濟強調大容量,大市場,才能降低成本。對臺灣來說,大陸無疑是各方面條件最佳的共享經濟平臺。
多位與會專家學者還建議,要建立兩岸共享經濟信息交流平臺,推動發展共享實踐平臺,呼吁全社會共同支持共享經濟發展,并積極提供政策配套支持等。(中國臺灣網、山東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王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