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6月9日臺南消息 6月8日下午,臺灣臺南市天埔社區沙田里活動中心,歡聲笑語,暖意融融。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王君正率領的2014“千古帝鄉、智慧襄陽”寶島文化經貿之旅代表團,在這里與鄉親們相聚一堂、相約襄陽。
天埔社區成立于1992年12月3日,是由臺南市玉井區沙田里和三埔里兩里共同組成的一個社區。其名稱由兩里共同命名,取自于沙田里居民的信仰中心——新天王殿之“天”字,和三埔之“埔”字。社區總面積16.01平方公里,共有436戶,約1200余人。去年5月,天埔社區與南漳縣漢三村簽訂結對交流合作備忘錄,正式結為“兄弟村”。這次,王君正專程來到天埔社區,就是看看這里的鄉親們生活怎么樣,“兄弟村”的合作成果如何,并邀請他們盡快到襄陽“探親”。
伴隨著臺灣民歌《我們都是一家人》的音樂,天埔社區志工跳起了舞蹈,以此歡迎海峽對岸最親近的“家人”。這些志工還邀請代表團成員參與其中,一同歡歌,一同起舞。
迎賓舞結束后,在沙田里里長邱文化、社區總干事邱淑錦的陪同下,王君正一行參觀考察了沙田里活動中心,與天埔社區的鄉親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剛剛采摘的生態水果,一邊暢敘友誼、親情。
“因為和漢三村結緣,今天才有這么好的機緣讓我們相聚。”主持人的話語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一陣熱烈的掌聲隨之響起。“兩岸同根同祖同文,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靈魂。”王君正動情地說,清清漢江風,濃濃同胞情。漢江風是文化之風,同胞情是親人之情。襄陽與臺灣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我們要把文化淵源不斷地延續,發揚光大。漢三村與天埔社區結為“兄弟村”,我們便成了一家人。
“我們是同胞,也是兄弟,以后要常來常往。這樣,我們就會越走越近、越來越親。”邱文化給予積極回應。
王君正一行還深入到芒果種植園、絲瓜種植園、玉沙農場蘭花繁育基地和村民家中參訪。當看到鄉親們把農業與文化、旅游結合得很完美,生活得越來越好,王君正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王君正希望以此次走親訪友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和密切漢三村與天埔社區的交流合作,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兩岸一家親。濃濃的友情、親情,已深深印刻在每一個人的心田。參訪結束時,鄉親們依依不舍地與王君正握手言別。
省臺辦副巡視員徐元宏,市領導岳興平參加活動。(中國臺灣網襄陽市通訊員 陳棟)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