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臺灣鴻海精密2010年合并營收近3兆元(新臺幣,下同),創下島內民營企業營收新高峰,稅后盈余771.54億元,每股盈余8.01元,也高于外資法人預估的7.26元。
報道說,鴻海受惠于蘋果電腦、索尼及惠普代工訂單加持,2010年合并營收2.99兆元,較2009年的1.96兆元,大幅成長52.95%,市場最為擔心的合并毛利率部分,也順利“保8”成功,達8.15%,惟營業成本由2009年的1.77兆元大舉擴增至2010年的2.75兆元,市場推估除了與產能大幅擴增有關外,不排除系因去年遷廠成本激增所致。
鴻海集團2010年大舉內遷,再加上數度調薪,使得市場對于鴻海2010年的營運,特別是下半年,產生疑慮,但鴻海27日結出的財報已成功為市場釋疑,經結算,鴻海2010年下半年營運呈現明顯的“倒吃甘蔗”,2010年第4季合并營收、營業利益、稅后盈余及每股盈余,均優于2010年第3季。
不過,鴻海第4季合并毛利率在營業成本激增下,表現較2010年第3季略為走低,只有7.9%,但仍優于法人預估的7.4%。
展望2011年表現,法人似乎仍是保守以對,美林證券趕在4月下旬出具報告,預估鴻海2011年首季每股盈余將再告下滑,至1.38元,2011年全年每股獲利恐僅6.79元,不排除會創下自1996年以來新低。
由于美林證日前預估鴻海2010年第4季每股稅后盈余僅1.49元,與鴻海開出的實質數2.22元,差異甚大,市場預期美林證對鴻海2011年的獲利預估應偏保守,2011年鴻海合并營收仍可望維持逾3成的成長,全年合并營收甚至上看4兆元,至于獲利部分,伴隨著新產品陸續推出,在產品生產的學習曲線日臻成熟之后,2011年鴻海營收及獲利仍有看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