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市進入空頭,外資對臺股賣壓不減,新臺幣22日盤中一度重貶逾2角,今年下半年已貶值幅度約達7.7%,但是相較韓元今年下半年貶勢已達三至四成,不僅島內電子產業面臨韓廠競爭壓力,外資恐將出現套現出走潮。
盡管新臺幣走貶有助拉升出口毛利率,但韓國產業結構與臺灣類似,包含面板、內存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都是目前臺廠主要競爭對手;在韓元貶值幅度遠超過于新臺幣的狀態下,整體電子業獲利恐將下滑,預料外資后續態度將對股價發揮重大影響。
外資強力套現,臺股已有流動性隱憂。根據統計,外資法人今年來累計賣超臺股突破4000億元大關,截至22日為止,外資法人今年來總計賣超達4028.65億元,等于賣光外資自前年9月來買超臺股金額全部出清。
光是最近一個月來,外資也連續20天賣超臺股,累計賣超突破千億,達1090億元。
市場法人指出,外資出清持股可能系因應當地投資人贖回,但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不少長線外資早已加入賣超,至于何時回頭大幅買超,恐怕短期內都還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