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個保障房產業化試點——合肥“天門湖”公租房日前順利封頂,這是安徽省首幢采用產業化方式建造的保障性住宅。
“天門湖”公租房位于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3號樓項目為18層裝配式疊合板剪力墻結構住宅。記者在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其所使用的預制樓板、預制墻板和預制樓梯等,均由相關企業在自動化流水線上生產并運到現場進行機械化安裝。
“這種產業化住宅生產方式低碳、環保,并且可以減少二次裝修環節造成的浪費。”據安徽省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負責人介紹,由于樓房的地板、墻體以及樓梯等部件都是事先在工廠加工成成品,改變以往現場澆筑的方式,人力上節約率大概在40%-60%之間。與此同時,也大大減少了用電量用水量以及建筑垃圾的產生。
“保障房尤其是公租房、廉租房,具有政府主導并投資、戶型簡單或相對單一的特點,更容易率先融入住宅產業現代化的理念和內容。首批產業化公租房的推出,標志著安徽省住宅產業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下一步全省將以保障房建設大規模推進為契機,帶動和促進住宅產業化發展。” 安徽省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
據悉,安徽省從已列入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中選擇5個政府投資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共5514套先行實施保障房產業化工作,近期將陸續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