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頭1月9日電 (李怡青 陳妍)廣東汕頭是近代以來中國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中西文化的交融使汕頭既傳承了潮汕傳統優秀文化,又博采眾長吸收了各種先進文化,形成“開放兼容、創新爭先”的文化特質。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汕頭市文化建設成效明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提起汕頭文化產業,多數人會想起玩具、光盤這樣的加工制造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汕頭澄海區成為中國國內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集散地,潮陽區的和平鎮成為僅次于臺灣的全球第二大可記錄光盤生產基地。
但汕頭不滿足于單純的加工制造,2010年,汕頭市委九屆九次全會以全會形式專題研究部署文化建設問題,作出了建設文化強市的戰略部署。目前在汕頭,文化已成為一種生產力,文化與產業的結合已成為經濟增長的要素。
汕頭澄海區是迄今為止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工藝玩具城”榮譽稱號的唯一地區,“玩具+動漫”的工藝玩具業使之走出了一條將文化與產業相結合的發展之路。2010年,澄海區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升區域品牌國際影響力,拓展海外市場,走向境外設立中國澄海(迪拜)玩具展示中心,先后組織企業參加紐倫堡玩具展、香港玩具展、香港服裝展、第107屆廣交會,并成功舉辦了第12屆中國澄海玩博會,進一步提高了澄海玩具的知名度。
據汕頭海關統計,去年1至10月汕頭玩具出口達55113萬美元,同比增長22.7%。如今的澄海動漫創意產業集群初具規模,繼廣東奧飛動漫上市成為中國動漫第一股后,廣東星輝車模、廣東驊威玩具先后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在新的一年里,汕頭市提出將重點構筑五大文化產業集群,其中重點建設澄海動漫(玩具)產業集群,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打造“動漫創意之都”。
通過增加科技投入、自主創新,實現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是汕頭文化產業在2010年的發展主線。去年汕頭市全年新增光盤生產線8條14頭、升級改造生產線3條6頭。目前該市光盤生產線共有172條420頭,光盤出口總量10.15億片、比增10%、占全國20%以上、廣東省50%以上,遠銷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由加工制造向創新創造轉變,2010年,汕頭市文化產業繼續保持旺盛的發展態勢。據有關部門統計,去年1至9月汕頭全市光盤、印刷包裝、工藝玩具產業實現工業產值分別31.16億元、87.16億元、10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8%、3.9%、11.9%。該市將力爭到2015年全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過9%,2020年比重超過10%,成為汕頭重要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使汕頭成為名副其實的粵東區域文化產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