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香港回歸15周年之際,為響應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早前訪港提出加強海峽兩岸和香港交流與合作的指示,中國飯店業香港峰會17日在九龍香格里拉大酒開幕,來自香港、內地、澳門的多位知名酒店及餐飲企業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澳門蘭桂坊酒店總經理麥偉基分享道,酒店位置只有200多間房,不像其他大型酒店一樣有游樂場、夜總會,但是他將路線定位為精品酒店,使室內設計特別、裝修舒服,他們還投放了大量資金來更新酒店用品,酒店用品質量是超五星級的。他說:“我們幾乎不怎么賣廣告,寧愿用服務取勝,我們從每位客戶入住酒店到他們離開,都為他們出外娛樂、吃飯、旅游做好妥善安排,為他們解決問題。每位員工上崗前都要接受1年的培訓。”他認為,其它大型度假村旅客人數太多,可能有上萬人,而蘭桂坊酒店的優勢就是可以兼顧每位客戶的需要。
華僑城集團酒店事業部總裁金陽介紹道,他們的經營理念就是要把酒店建成地標化,成為城市的一個景點,例如有些酒店以歐洲風情為賣點,建筑設計獨具匠心,藝術元素滲透每個細節。他透露,他們的策略就是將酒店做到高端化、貴族化,形成專業化、差異化的管理,發展自己的特色。
曾獲選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兼敘福樓集團董事總經理的“富二代”黃杰龍,繼承父業打理集團業務。他笑指,90年代是敘福樓的高峰期,據他父親表示,當時公司一年的盈利達到20億港元,但公司在1997年經歷金融風暴等挑戰后慢慢走下坡。在黃杰龍接手公司后,采用企業化的經營模式,并在聚福樓旗下開設一家侏式會社的子公司,經營日本餐生意,令集團的分店數量回升至跟90年代相若的30多家。
黃杰龍總結成功的經驗說:“我過去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公司從經營傳統的粵菜轉型和把公司以‘企業化’形式管理,把老板和管理層分開,用專業的管理團隊打理業務。”
稻香集團行政總裁梁耀進指,稻香的成功是經歷過“起、承、轉、合”4個階段。他說:“開始的階段就是一個新品牌無人認識的時候,能在市場上生存是最重要的事情。稻香當年就以‘一塊錢’作招徠,吸引顧客。而在承接的階段,引入酒樓卡座,從裝潢方面吸引更多顧客。并且成為第一家中式酒樓采用‘五常法’,務求在服務、環境及出品方面做得更好。另外,在轉的階段就是要令食品質量標準化,引入中央廚房,從而可以保障質量標準并能兼顧食品安全。最后就是整合的階段,把上述的各種方法、策略結合起來。”(吳鐘春 黃輝堯)